可信電力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建立暨電可托3.0技術發布會圓滿落幕
10月16日,由廣東可信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的“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成立暨電可托3.0技術發布會”于廣州市天河區黃村to+科創營圓滿落幕。
可信電力在智慧電能時代,依然堅持“成為中國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的初心:同心同行,共贏未來。
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成立暨電可托3.0技術發布會現場
2018年,對廣東可信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8085,售電代碼:sd159;以下簡稱:可信電力)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經過3年多的辛苦研發與百萬級的資金投入,可信電力電可托3.0技術成功發布,“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也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嘉賓參觀可信電力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
電可托平臺技術工程師解答嘉賓疑問
電可托平臺技術工程師解答嘉賓疑問
活動當天,廣州市企事業單位多家領導和嘉賓親臨現場,共同見證可信電力的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共同慶祝可信電力的“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落成以及“電可托3.0技術”的成功發布。
嘉賓到場簽到留念
嘉賓到場簽到留念
可信電力董事長王珂兒女士簽到留念
活動開始,廣州市工商企業聯合會主席陳立先生致本次活動開幕辭,他說,“我們樂見更多像可信電力這樣的上市企業,不僅是通過自主研發來支撐自身的產品發展,更多的還是在自主技術創新、自籌資金建設‘能源大數據’方面,落實其社會責任。可信電力與自身的業務相結合,創新性的建立了圍繞工業企業、公共機構、綠色商圈進行系統能源管控;在能源安全、能源數據、能源供應的可靠保障來維系社會經濟發展,積極成為我市的高水平節能技術產業化、節能工作效能提升的典范企業。”
廣州市工商企業聯合會主席陳立先生致本次活動開幕辭
廣東省湖南商會女企業家委員會的王美賢女士,在致辭中盛贊可信電力董事長王珂兒女士,“王珂兒女士作為一名在珠三角商海中打拼的女企業家,從電力工程建設開始,全身心投入到以男性為主導的能源服務事業當中,巾幗不讓須眉,致力于實現新能源服務的事業夢想與實現社會價值奉獻著自己寶貴的青春。一步一個腳印,把可信電力從小做到大,做到新三板上市。我們不僅感受到她身上聰芮秀敏的氣質,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她身上敢為人先的膽識、持之以恒的堅韌、雄才大略的格局,她為我們展現了巾幗智慧在廣州的力量,她所體現的正是一種女企業家堅持不懈的精神。”
廣東省湖南商會女企業家委員會的王美賢女士致辭
開場發言之后,現場的八家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共同上臺,開啟本次活動的金沙儀式,慶祝“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落成。當金色的細沙注滿,熠熠生輝的文字讓在場的可信人心中都承載著滿滿的自豪感。因為在過去的三年中,可信電力領導與同事上下一心,進行百萬級科研投入,從電可托1.0的萌芽階段開始,完成電可托3.0的閉環轉變。在自主研發、自主技術創新的征途中,每一個端口的突破都并不容易,但是瓶頸與阻礙,并沒有阻擋可信人同心同力和一往無前的腳步,而是變成了此刻,值得紀念的榮耀與勛章。
開啟活動的金沙儀式
可信電力董事長王珂兒女士在活動中,回顧了自己創業八年來的點點滴滴。八年前,她帶著一顆創業初心,執著地在電力行業里打拼。3年間,她將可信電力打造為“epc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又經過3年的時間,一手將可信電力帶進新三板市場,而在10年零兩天前的日子,她帶領一家環保公司在英國成功上市。
可信電力董事長王珂兒女士上臺致辭
然而,她并未因為成功而停下腳步,而是在探索中勇于創新,創立了智慧電能服務平臺電可托,開啟了從傳統的“epc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向智慧能源服務方向轉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多的雄厚資金投入,電可托榮獲多項資質榮譽與大獎,比如2017年榮獲全國智能電氣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第一名。
可信電力董事長王珂兒女士上臺致辭
未來,王珂兒女士還將繼續構建電可托研發實力與管理實力,逐步形成行業競爭壁壘,通過加盟招商的合作模式,整合地方屬性資源,發展渠道加盟,逐步向全省擴張與省外擴張與復制。依然矢志不渝地堅持初心,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可信電力電可托事業部的游文慧先生對“電可托3.0技術發布”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宣講,向在場領導和嘉賓詳細介紹了電可托從1.0萌芽階段向3.0的華麗轉變,同時介紹了電可托3.0時代的產品線,共分為5大產品,分別是“運維系統、能效系統、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安全系統、售電管理”。
可信電力電可托事業部游文慧先生宣講
可信電力的“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的落成,將會快速積累客戶池子,為運維客戶提供安全、高效、貼心、增效的多樣化能源管理服務;拓展市場開發與市場格局、業務服務范圍從電建、電力運維向能效管理、數據集抄、儲能等高效發展。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互聯網+智慧電能“大時代創領突破,創造千載難得的市場掘金機遇。
嘉賓在可信電力中小企業能源數據服務中心合照留念
在政府引導、政策支持之下,可信電力將繼續戮力前行,持續堅持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的經營思想,逐步拓展并深化電力建設、數字化電力運維、智慧售電、智慧能源、分布式能源等多元化的增值業務,逐步落實以“客戶+用戶”為中心的能源+互聯網商業生態系統,在服務智能制造領域搶占華南電力服務市場的至高點,穩步向“中國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的戰略目標邁進。
嘉寓光能亮相澳大利亞全能源展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魏雪 報道 近日,徐州嘉寓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簡稱 “嘉寓光能”)攜多款光伏組件產品參加澳大利亞全能源展覽會,其產品的優勢得到了參觀者的肯定與贊許。
據了解,澳大利亞全能源展覽會是亞太地區唯一的專門致力于一切形式的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活動。展會與英國國際能源展覽會為姊妹展,分別在每年的5月和10月在英國的格拉斯哥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辦。
展覽會的主題為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展出各種形式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海浪潮汐能源、清潔煤,固碳和能源效率,匯集眾多能源行業的專業買家和賣家。
該展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展,得到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的大力支持。
澳大利亞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幫助減少國家電力市場的障礙,并提供社會利用可再生能源。據悉,澳洲有百分之十一的能源為可再生能源,澳洲有著領先世界的節能行業,這些都是在未來幾年中有大量需求的市場。嘉寓光能在此次展會上與業界人士深入交流,探討合作,攜手推進世界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晶澳為孟加拉國首個大型光伏電站供貨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麗英 報道 9月29日,由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晶澳”)供應全部光伏組件的孟加拉國首個大型太陽能電站2.8萬千瓦項目成功并網,最高可滿足該地區80%的用電需求。
孟加拉國屬亞熱帶國家,日照充足,每天太陽輻射達4至6.5千瓦時/平方米,這為孟加拉國開發太陽能資源,解決國內電力供應不足提供了可行性依據。因此,近年來孟加拉國政府積極推動和鼓勵國內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光伏產業在孟加拉國內具有良好的市場環境。
據了解,該2.8萬千瓦太陽能電站項目位于特克納夫地區,緊鄰當地最大的河流,距離海邊也僅有1公里。河邊及海邊常年濕熱、多鹽堿、多強風的惡劣環境對組件性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晶澳的組件產品通過了嚴苛的長期可靠性測試和環境適應性測試,具備優異的抗pid衰減、抗鹽霧腐蝕以及抗風壓能力,可保持長期高效穩定的功率輸出。同時,該太陽能電站每年相比同等規模的柴油發電廠將減少2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晶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靳保芳說:“晶澳將繼續專注于技術創新和提升產品品質,滿足全球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讓建筑像森林一樣“呼吸”
漢能漢墻創新“生態建筑”成就清潔能源新地標
中國電力新聞網見習記者魯珈瑞
“隨著清潔能源的推廣和應用在全球達成共識,中國也非常重視清潔能源的應用和發展,生態文明被寫入憲法,‘綠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出臺的各項環境保護政策也取得很好成績。”漢能創始人李河君表示,漢墻的出現將進一步解決很多問題,使太陽能可以在墻面上應用從而提升清潔電力的利用水平。
具有多重價值的“新物種”
9月29日,漢能在北京水立方發布了其在薄膜太陽能領域的新產品——漢墻。漢墻采用全球最先進的玻璃基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技術,兼具安全性與發電性能,是全球首套“發電墻綠色系統解決方案”。作為漢能第三代建筑解決方案,漢墻在技術和應用方面也非常成熟。
“對于建筑而言,漢墻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物種’。‘新物種’的‘新’在于漢墻顛覆了對玻璃、墻面、建筑乃至城市的認知與想象。”李河君指出。
擁有著悠久歷史的玻璃建材在過去僅僅只是建筑的組成部分之一,漢墻創造性地將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植入”,讓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玻璃的想象;其次,漢墻作為一種新型綠色建材,可以和建筑的墻面結合,成為會發電的墻,這也顛覆了人們對于墻的想象;此外,漢墻讓每一棟建筑,不僅節能,還主動創造能源,成為綠色發電站,顛覆了對于建筑的想象;最后,漢墻讓成千上萬座建筑成為清潔的零能耗建筑,由此將誕生出一個相互連接、電力能源自我依賴的城市,實現真正的生態城市,這顛覆了人們對于城市的想象。
作為建筑材料,安全性是重要的基礎。
截至目前,在研發漢墻產品的過程中,已產出了超過700件專利及專利申請,并申請、獲得了中國的3c認證和全球6個國家、地區的權威機構認證,漢墻是漢能技術人員攻克數百項難題生成的最可靠的產品解決方案。據介紹,漢墻可抗12級臺風,能夠適應零下40攝氏度到零上85攝氏度的大溫差耐熱抗凍考驗。另外,漢墻使用的是不燃性材料,燃燒性能等級達到了a級,在各種極端惡劣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它還可以做到10年質保,25年輸出功率不低于85%。
在環保方面,在建筑總能耗已達全國能源總消耗量45%的今天,建筑已然成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如何把城市還給森林,讓建筑與環境和諧共處、實現永續發展,漢墻成為了破題路徑:讓建筑能夠主動生產能源且無排放從而減輕對環境的負荷,實現了太陽能在建筑上應用的革命性突破,這便是漢墻珍貴的環保價值。
與此同時,漢墻的經濟價值同樣不容忽視。據測算,在北京一棟建筑物南立面安裝1000平米漢墻,日發電量可達326千瓦時,一年的發電量可達11.89萬千瓦時。如果全國30億平方米的幕墻全部采用漢墻系統,一年的發電量就可達到2448億千瓦時,折算成商業電費平均1.1元/千瓦時,僅自發自用的收益就可以達到2693億元。除了發電的收益,漢墻創造的清潔電力,還有助于提升綠色建筑的評分,獲得高等級綠色認證的建筑相比同地段的其他建筑,在租金上可以獲得25%~30%的溢價。
以建筑“綠化”城市
呼應發布會主題“發電墻成就新地標”,標志性建筑對未來建筑有著巨大的導向作用。直到今天,一提到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大家都習慣于用高度去定義。而在漢能看來,優秀的地標建筑應該是采用高效的可再生清潔能源,與建筑達到高度的融合與統一,并獲得嚴格的“綠色建筑”認證,是綠色的建筑、生態的建筑。
漢能將攜手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等機構共同推動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事業。漢能與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聯合發起成立“leed綠色建筑新能源委員會”,并簽署聯合宣言。usgbc北亞區董事總經理杜日生表示,usgbc將全力支持漢能發起的“全球綠色建筑新地標”招募計劃。在該計劃中,漢能將擇優對入選的綠色建筑項目進行優惠、甚至提供免費的漢墻產品支持,以助力打造更多綠色生態建筑樣本和新地標。
對于漢墻在生態建筑中的應用,知名建筑師兼漢能太陽能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劉謙認為,在技術層面,得益于漢墻優秀的弱光發電性能,它大幅度拓展了未來生態城市新的節能空間,可使建筑綠能面積提升三倍。在美學層面,漢墻除黑色基礎色外,還有多種色彩的款型,以及仿石材等多種花紋,在建筑設計上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可以說,漢墻不僅能融于建筑,更能挖掘出未來建筑的更多可能性。”對于漢墻帶來的技術突破,國際建筑幕墻專家、permasteelisa公司英國大區ceo保羅·哈斯拉姆評價說:“目前對bipv的認知仍然處于傳統屋頂發電板上,我們經常和來自倫敦、美國、中東的建筑師交流,他們一致認為bipv的成本高、發電量少,應用在建筑外墻也不能體現建筑美學。漢墻的發布證明今日的bipv技術已經與往日截然不同。漢墻有著巨大的潛力,是顛覆傳統幕墻方案的革命性設計。”如果說傳統的地標建筑“摩天大樓”是將人類與自然割裂開來,那么漢能期望打造的綠色新地標,希望讓建筑像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一樣,從陽光中汲取能量,并創造能量,從而成為自然的一部分。
“一面漢墻,一片森林”是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在此次發布中的演講主題。從數據層面,每使用(在南立面的)1000平米漢墻系統,年發電量所產生的環保效益相當于1年內少燒48噸煤炭,減少125.9噸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08.3千克二氧化硫排放和355.5千克氮氧化物排放,相當于為城市種了0棵綠樹。
據介紹,“漢墻”的“han”代表著人與自然“humanandnature”。漢能的使命是“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這既是漢能的核心理念,也是企業責任的體現。29年來,漢能專注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類和自然”更加和諧,讓世界更加美好。漢能期望的城市不是冰冷的鋼筋混泥土,而是擁有生命的生態空間。
殼牌助中國制造業提質增效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栗清振
有數據顯示,“工業4.0”技術可幫助企業設備使用壽命延長超過5%,降低維護成本10%以上,帶來近50萬美元的平均節支效益。
殼牌工業潤滑油銷售總經理陳斌表示:“‘工業4.0’的時代浪潮下,制造企業將面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未來,降本增效將成為企業致勝的關鍵。但降低成本并不是一味地減少開支,科學的投入不僅不會增加負擔,反而會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效益。”事實上,憑借有效的潤滑應用及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設備生產效率,減少停機維修養護時間,降低設備的總擁有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高科技設備的投資回報。
殼牌于去年率先在行業內提出總擁有成本(tco)概念,發布針對能源、冶金、普通制造等六大工業領域的tco白皮書,并通過積極參加行業展會進行推廣倡導,助力中國制造業在“工業4.0”背景下提質增效。
“殼智匯”專業服務,“智”享能源裝備綠色發展。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第七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殼牌攜“殼智匯”智能潤滑管家亮相,并展示了其應用于能源行業的潤滑產品。
殼牌工業潤滑油北區渠道銷售總監李晨說:“綠色制造是‘工業4.0’的發展目標。
殼牌致力于提供更多、更加清潔的能源解決方案,幫助能源企業推進能源裝備的高效利用。”通過應用“殼智匯”,企業可以享受到線上線下一站式的設備潤滑管理服務,包括精準管理設備檔案、一鍵搞定現場服務方案、一站式管家服務以及由大數據平臺互聯建立的全國性油品檢測和服務體系,從而有效管理設備信息,用油情況及維護信息,以便及時排除故障,實施預測性維護,降本增效可高達30%。
展會現場,殼牌還重點展示了工業液壓油——殼牌海得力s1m。殼牌海得力s1m主要應用于工業液壓系統及移動和戶外應用,具備可靠的保護性能。它低溫性能優異,適用于較寬的工作溫度區間,可為大部分工業設備和移動設備提供可靠、高效的保護,同時具備出色的經濟實用性。經試驗數據證明,殼牌海得力s1m遙遙領先于行業標準。在過濾性能試驗中,用時減少250%以上。空氣釋放性能與iso11158標準相比,也提高了150%。目前,這款液壓油已被成功應用于壓鑄、注塑和工程機械行業,獲得了眾多客戶的青睞。
高性能液壓潤滑,助力金屬成形企業降本增效。在2018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上,殼牌全面展示了其高性能的液壓油——殼牌得力士s2mx。采用全新配方的得力士s2mx液壓油主要用于固定的工廠工業液壓應用及溫度變化有限的移動液壓應用操作,適用于鋼鐵冶金等靜態應用的行業客戶。作為世界上最早通過全新博世力士樂認證的液壓油之一,油品能夠提供更加卓越的抗磨保護和更高的承載能力,避免過濾器或閥件卡塞故障,從而提升系統設備的效率。
殼牌工業潤滑油oem業務發展團隊經理李佳表示:“‘工業4.0’新形勢下,金屬鍛造行業正在向高品質、高效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行業對于潤滑油品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殼牌在液壓油領域享有60多年的經驗累積,將一如既往憑借全球領先的液壓油產品和本土完善的技術服務為鍛壓設備提供高效潤滑。”聚勢合作占領市場先機,共同“殼”動軸承未來。當前,市場上92%的制造企業表示,他們計劃與oem合作,以應對“工業4.0”時代下的技術挑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論及與oem的合作伙伴關系,在中國,殼牌與徐工、海裝、寶鋼、首鋼等行業龍頭企業一直以來合作無間,致力于將先進的油品和服務傳遞到終端工業客戶。
在2018中國國際軸承及專用裝備展覽會上,殼牌集中展示了其為各類軸承打造的領先潤滑解決方案,行業覆蓋風電、鐵路、汽車等。“殼牌向各大行業提供適用于各類軸承的出色潤滑脂產品和更全面專業的服務,強強聯手以滿足各行業不斷增長的需求,共同‘殼’動軸承未來。”殼牌潤滑脂產品應用專家鄭江寧表示。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