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農機管理局召開了十大農業全程機械化模式創建工作推進會。陜西省農機局黨委書記、局長何存貴,副局長段保群出席會議。會議由陜西省農機局副局長、總工程師上官永主持。
會上,陜西省農機局為省十大農業全程機械化模式創建專家組成員頒發了聘書。21個模式創建項目實施縣作了工作匯報,有關專家進行了點評指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朱瑞祥教授就模式創建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講解。
何局長指出,此次會議是推進十大模式創建的經驗交流會,也是一次理論研討會,更是一次工作推進會。前一階段的工作呈現三個特點:一是起步良好。項目思路的提出、方案的制定、工作的實施進展順利,引起了各級各方面的重視,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認可和支持。二是問題不少。對方案的理解不深不透,有些簡單化、有些甚至有偏差,沒有完整、準確、全面地理解項目創建方案;工作標準不高不嚴;工作不細不實。三是任重道遠。模式創建是創新和探索的過程,是一項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挑戰性的工作。做好模式創建工作可以出成果、培養干部、為老百姓帶來實惠,一定要在專家的指導下將工作抓實抓好。
針對存在的問題,何局長要求:一要防止急性病。模式創建要用3年的時間完成,工作量很大,不能簡單理解為試驗示范項目,按常規的思維開展工作,絕不可得急性病。二要防止低水平。不能將常規的機械設備拼湊,完成簡單的機械化作業流程就認為實現了全程化,工作缺乏創新、缺乏突破,尤其是對一些薄弱環節沒有突破、對落后的農機沒有淘汰、對先進技術的沒有引進,就容易出現低水平現象。三要防止走形式。目前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教育實踐活動,聚焦作風建設集中解決&ldquo四風&rdquo問題,絕不能走形式,要著眼于突破薄弱環節,為老百姓帶來實惠。同時他強調,十大模式創建中還要處理好&ldquo三個關系&rdquo: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年度目標與整體目標的關系。
就下一階段工作,何局長提出三點意見:一要積極爭取各級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創建十大模式是具有戰略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配合。農機化工作要自覺地跟進領導關注、社會關心的問題,才能引起領導的重視。要積極爭取領導的支持,整合項目資金,發揮整體作用,推動模式創建;要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做好組織和協調工作。二要突破薄弱環節,實現全程機械化目標。要準確完整地理解全程機械化的內涵,要有側重有突破,要找準問題,抓住薄弱環節、找準突破口,一步一步進行突破。三要夯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實效。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要落實行政推動責任,技術支撐責任,嚴格考核,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四要總結試驗成果,形成創建模式。認真做好資料的積累和數據的分析,形成在同區域可復制可推廣的十大農業全程機械化模式,推動全省農業現代化。
各地市、楊凌示范區、韓城市、項目實施縣農機(業)局長和項目負責人,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單位負責人,省十大農業全程機械化模式創建專家組成員等參加了會議。
來源:阿里巴巴機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