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原
千周電子(深圳市千周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深圳正式成立,至今已是第13個年頭,而在此之前,劉泓麟(千周電子總經理,以下稱呼劉總)已經在音響這個行業摸爬滾打近15年。公司品牌eric(鐳克)參與的大型演出項目有2002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印象劉三姐、同一首歌、星光大道、音畫時尚、草莓音樂節等。在2012年以后演出市場不被看好的情境下,劉總帶著他的千周電子團隊,專心研發好的產品,實在是令人佩服。究竟是出于怎樣的情結,才能讓他在這一行堅持這么久呢?近日,編者訪問到了劉總,一起來聽他講千周電子的前世今生。
一|緣
緣到了,誰也擋不住。
聽劉總講自己的從業經歷,感覺冥冥之中,有一條線,牽引著他走進音響這一行。也許,他與音響之間有種不可切割的緣,而緣分這種東西,妙不可言。
“家里人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因為舅舅在部隊航模隊的工作經歷,80年代初轉業回地方后業余時間繼續從事發燒音響的制作,在他心里埋下了對電子學這一行業憧憬的種子,讓他從讀初中起就成為一名電子音響發燒友,從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一步步做到單管收音機、晶體管。1985年,他報考了專業對口的南京東南大學的無線電系,“就是喜歡這個專業”,篤定而又驕傲的目光,讓人更加堅信劉總對于這一領域的愛好和執著。89年畢業分配去到南京軍區的前線歌舞團做,這才真正開啟了他與行業的不解之緣。但很快他面臨一個抉擇,繼續擔任調音師或回學校重新分配?迷茫低谷中命運的手抓住了他,他選擇分配回老家四川,白天在國營企業工廠上班做研發,晚上在歌舞廳兼職做調音師。日子過得平穩,但漸漸不能滿足劉總的心。他決定出去闖一闖。
二|圓
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1991年,來到成都做音響,劉總表示,“人年輕,也能折騰,很多東西不懂,但是也敢干,剛好遇到一兩個機會,運氣也特別好,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很順利。”在90年代抓住了民用市場的巨大商機并收獲成功。
而后,他看到九寨溝旅游演藝市場的興起,毅然投身其中,機緣巧合之下簽下了九寨溝賓館的一個廳項目,“當時做這個項目,艱難到什么程度很難想象。96年的時候,從成都坐車到九寨溝要兩天時間,路不好走,車經過疊溪海子那段路,車真是在懸崖邊上開過去,非常危險,山體塌方也很嚴重。但是去到九寨溝,風景真的很漂亮。那時候做這個工程還是蠻有意思。”他在講這段經歷的時候言語中透露著對這段寶貴經歷的珍視。
隨著事業的成功,劉總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當時用的進口音響比較多,為什么不能用自己國內的民族品牌呢?所以在1998年,懷揣著對音響行業的民族情懷,他又開始將事業重心轉移到深圳,決心在深圳開啟一番新的創業,1998年注冊成立深圳市索瑪音響技術有限公司,eric(鐳克)這一專業音響品牌正式走入市場。2003年溫州寶麗金采用他們的產品并大獲成功后,便開啟了專業音響進的熱潮,2005年產品銷量大增,一度引發潮流。
三|愿
根據市場需求,細分市場,精準定位
“做了這個行業才發現,實際上是一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一個東西,就是它有很多的參數是相互矛盾的,也需要相互配合,尋求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尤其是喇叭的音色涉及到的東西非常多,很復雜,單元有不同音色的走向,設計一款好的音箱需要考慮喇叭和箱體之間的配合,喇叭和喇叭之間相互的配合,這些關系很復雜。達到一種需要的音色很困難,還要根據市場的節奏來推出你的產品,市場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就好比我們現在專業擴聲的市場,雖然看上去對產品的要求是逐漸在推高,但是實際上針對不同的層次,不同的人,它的要求是多樣化了。但是我們做音響就只能一項一項慢慢去突破,以往做音響做得比較雜,現在要求要慢慢做精。”
例如,針對小型演出市場,做一些有源的線陣系統。像一些小型的公司、文藝團體、劇團的需求量較大。
好產品要注重市場、技術、價格三者平衡
劉總說到這一點的時候跟我們分享了一件趣事,他碰到一個覺得特別好的喇叭單元,音色的走向很超前,音樂細節表現得非常好,但是功率偏小,靈敏度也不高,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是個非常好的東西,但是從市場來說,它是不適合市場銷售的。“就像我們現在研發的很多東西,也要考慮到這個方面的問題,怎么做技術、市場、價格的平衡,就是我們現在做很多產品都是在這上面尋求一個平衡,技術最先進的東西,可能市場不能接受,價格不能接受。”劉總說。產品的定位不同,銷售的思路也不同,但是只要是好的東西也是會慢慢被市場所接受的。
如今,旗下品牌eric(鐳克)以優良品質著稱,最新推出的高端演出用va系列線性陣列更是廣受好評。va是英文vertical array 的縮寫,意思是垂直陣列,不同于傳統的矩陣。va3雙10吋線陣音箱是其中的適應性非常廣的型號,真正做到了一款通吃,無論是上萬人的室外大演出,還是幾百人的室內活動,都能很好應對。
雙10“三分頻高性能線性陣列音箱 型號va 3
看好國產產品市場 專注產品技術與研發
“目前的市場已經逐步從國外產品主導轉變成國內產品慢慢占領市場了,所以還是十分看好國產產品的市場。”劉總說道,我們應該在產品的研發,技術的鉆研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真正核心競爭力。未來設備發展的方向除了對“功能性產品”的生產,還應該多注重“性能性產品”的研發 ,為國產產品的品質發聲。“
eric(鐳克)產品中除了ktv娛樂這一塊做得比較成功之外,線性陣列產品也算是國內中較早的一家做得有規模化的一個廠家,2002年就有比較成熟的線陣產品在市場上規模化地使用,2002年我們就在桂林象鼻山景區用一款雙15吋的線陣做了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劉總回憶道。能用國產的線陣去做這種大型的演出令人驕傲,而這次的演出也得到了中央電視臺著名音響師趙建平的肯定。
這兩年千周電子也重新對線陣這一塊的產品進行規劃,從系統搭建的角度出發,去完善整個產品鏈。每個廠家都在做同樣的東西,就看有沒有抓到一些核心的關鍵技術,去深入做產品技術與研發。一個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好壞,最終還是會落實到產品本身。有好的產品之后,便是做好渠道建設,尋找好的人才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專業音響在銷售環節涉及到人的方面太多,很難通過網上來銷售。這也是千周電子即將要去做的。
未來的目標規劃:高端的演出市場,打造市場個性化高端產品
當問到企業的戰略,劉總笑著說緊跟世界潮流,他說,“企業想要做到世界一流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能夠緊跟世界頂尖技術的步伐,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在國家的引領下,我們的技術進步已經飛快,但是我們的技術積累和市場積累,與歐美真正一流的廠家對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想要超越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淀,但是現在歐美二三流的產品已經很難進入國內市場了,市場會自然淘汰這樣高價格、低性能的產品,因此我們現在做的還是應該做好產品,滿足顧客需求,尋求突破點,再去引領潮流。根據顧客真正的需求,在系統控制和監測上尋求突破,為顧客提供解決方案。”在聽完劉總對未來市場的規劃后,編者覺得未來國內音響民族品牌更有希望了!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