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選手在候場。
新
全新賽道源自重慶地圖
本次賽事采用后現代感的led燈光賽道風格,賽道整體設計勾勒出重慶整個地區區域線條,呈“人”字形。作為首條城市區域線條賽道,更是融入重慶特色景點噴繪、城市剪影等文化元素,成為最具特色的無人機競速賽道。
“這條賽道的設計情況所有飛手都不會提前知道,他們都是在比賽的前一天才知道自己要飛的賽道是什么樣的。”大賽裁判告訴記者,為了比賽的公平性,本次大賽并沒有選擇之前使用過的賽道,而是臨時重新設計的,在這個所有人都陌生的賽道上競飛,出現失誤是難免的。
多
室內賽道中障礙物眾多
此次大賽全程都在室內進行,這讓很多長期在室外訓練的飛手很不習慣。競速無人機追求的是速度,但室內賽場空間并不大,飛行賽道只有300米左右。同時,整個賽場四周都設有防護網,在保護圍觀群眾的同時,也對無人機的飛行產生了限制。
在300米的賽道中,有13道“龍門”,每一道寬1.5米左右,高1.8米左右,其中3道“龍門”幾乎連在一起。無人機需要依次從龍門中穿過,一不小心就會撞到場中的障礙物。而室內水泥柱里的鋼筋也有可能對無線電信號造成干擾,一旦出現干擾,飛手接收到的圖像就會變得比較模糊,這時飛手就只能憑直覺來操控無人機。
嚴
越界墜落撞機即被淘汰
競速無人機機身加裝了第一人稱視角視頻系統,比賽過程中,飛手需要戴上vr眼鏡用第一視角在布滿障礙物的跑道上穿梭,與無人機一起感受空中飛行的刺激。
除了復雜的賽道,限制飛手的還有殘酷的賽制。每一位飛手的無人機上都安裝了圖傳設備,比賽采用自動圖像感應,可以自動記錄飛行成績。
無人機如果越過場邊的防護網或撞上障礙物導致無人機墜落,飛手將出局。同時,沒有按要求穿越障礙物也會被扣分,最終以速度決一勝負。
來源: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