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機專業合作社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解決農民機手作業面積不足,使廣大農民從依靠勞動致富逐步走向依靠農機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積極探索和貢獻。山東省臨邑縣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發展步伐,積極扶持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走&ldquo合作社 基地 農戶&rdquo的模式,鼓勵農民&ldquo聯合作戰&rdquo,讓&ldquo三秋&rdquo農機作業更給力。
據山東省臨邑縣德平鎮農民陳華剛介紹,&ldquo三秋&rdquo前夕,德平鎮富民合作社對&ldquo入社&rdquo進行了大力宣傳,這讓他認識到,加入合作社以后,不論是在獲取氣象信息、聯系作業地塊,還是在技術交流、機具調試維修、油料供應各方面都由農機合作社包辦,自己只管安心作業就行了,比自己單干有明顯的優勢,于是決心加入農機合作社。
據該合作手農機手張強介紹:&ldquo我去年春季入社以來,夏秋兩季純掙5萬元,今年夏季我割了750畝麥子,凈掙24000元,比單干時增收30%以上,帶我走上了致富路!&rdquo
近年來,臨邑縣農機局加快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的發展步伐,積極扶持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走&ldquo合作社 基地 農戶&rdquo的模式,鼓勵農民&ldquo聯合作戰&rdquo,壯大了生產規模,形成了小農戶大基地、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產經營格局。當前,臨邑縣農機合作社發展到52家,擁有各種農業機械近2000臺。每年&ldquo三夏&rdquo、&ldquo三秋&rdquo期間,這些農機合作社提前搶早與農民簽訂作業訂單攬下&ldquo活源”在作業高峰期間,指導社員互通作業信息、協調機械,并積極為會員提供技術指導、機具檢修、油料供應等服務,使合作社社員安心開展作業,增收創收。
&ldquo三秋&rdquo將近,由于各農機合作社效益顯著、宣傳得力,涌現了新一輪加盟熱潮。據了解,全縣52家農機合作社迎來120多名&ldquo新成員&rdquo,他們帶機入社,進一步壯大了合作社規模,提升了農業生產服務水平。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農機專業合作社得到迅速發展,作為一種專業性、公益性的服務組織,它組織農戶進行專業生產協作,為農民提供各種有償服務;把分散的個體農戶、企業聯合起來,形成行業合力,壯大同業規模,增強規避風險和市場競爭的能力,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便捷路徑。
(來源:中國農機總網整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