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共同社報道,維也納時間18日,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山道夫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科學論壇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北側排水口每天向外海排放約600億貝克勒爾放射性物質,包括銫137和鍶90。
青山道夫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一直在進行海洋監測。據他調查,福島第一核電站排水口排放的銫137,從2011年3月26日到2011年4月7日每天約100萬億貝克勒爾,此后逐漸降低;2012年年初至今,一直維持在約300億貝克勒爾。而鍶90現在每天排放也為約300億貝克勒爾。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一直聲稱 &ldquo確認濃度是在法定標準之下后排水的,沒有問題&rdquo。但是,青山道夫說,在放射性物質總量方面并沒有法律限制。
他指出:&ldquo魚類在這種水中生活,放射性物質會被濃縮,超過日本的限制值。&rdquo
銫137的半衰期約為30年,鍶90的半衰期約為29年。放射性廢水從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至4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筑滲透到港灣內之后,被5號和6號機組的取水口抽回,然后從北側排水口排放到外海。1號至3號機組的冷卻水含有放射性污染物,但在清除銫之后可循環使用,因此濃度會逐漸降低,但是排放到海中的廢水濃度卻沒有降低到一定水平之下。青山道夫指出,這不光是由于冷卻水受污染,很可能是因為反應堆所在建筑的地下水與熔毀的核燃料發生了直接接觸,因而被放射性物質污染。
來源:阿里巴巴機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