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賽靈思ceo呼吁初創公司不要做人工智能芯片,稱摩爾定律已經消亡 |新京報財訊
新京報快訊(記者 梁辰)10月16日,在賽靈思開發者大會上,該公司ceo victor peng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小公司沒有資金去開發和實現量產人工智能或者其他新類型的芯片,因為巨大的研發成本對所有想要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都是挑戰。
以日前收購的深鑒科技為例,victor peng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就很走運,我們幫助他們快速把技術推廣到業界,而不是需要他們自己去融資。
“我建議這些小公司、初創公司做自己擅長的事情”,victor peng 說,“不要自己做芯片,而是影響框架,從這個角度去創新,而不是花費數億資金和2年時間去自己做芯片”。
賽靈思近來調整了公司定位,從fpga產品拓展至更多的產品組合。在大會上,賽靈思高層在演講中提出,芯片設計周期已經遠遠追不上創新速度。victor peng告訴記者,摩爾定律對整個行業不像過去那么有用了。
在他看來,過去摩爾定律下,每一代芯片都比上一代提升了15%到20%,而現在產業希望芯片性能翻倍增長,甚至幾何級數增長。“摩爾定律已經消亡”,除了英特爾這已經是產業的共識。
所謂“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是,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而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曾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2015年,時任英特爾ceo的科再奇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沒有實現光速之前,就不會到達物理極限。相信摩爾定律還有長遠的發展,可以期許十年之后的未來。“我們相信摩爾定律接下來依然可以持續幾代,至少十年”。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