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代表,代表中國夢的踐行者他是一張名片,向全世界展現中國人的風采他是一個楷模,作為產業工人為國爭光。他叫蓋軍銜,同事、徒弟、朋友都喜歡叫他老蓋。近日,廈門掀起向蓋軍銜學習熱潮。9月25日,將舉辦&ldquo蓋軍銜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rdquo。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蓋軍銜2013年4月25日因病去世,年僅58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1995年、1997年、2004年,蓋軍銜三度踏上南極,為國家科考隊維護機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技工的風采。
1995年,中國南極考察隊長城站購買的廈工機械的一臺裝載機壞了,廈工派蓋軍銜去修理。從此,中國南極科考隊里便有了廈門人的身影。
在中山站,蓋軍銜利用僅有的德文版原理圖,對三輛240雪地車進行了系統調整、檢修,保證了按時完成沖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征服&ldquo人類不可接近之極&rdquo的任務。在進入南極冰穹a、海拔4000米(相當于藏區5000米)的最高區域后,由于連續緊張地搶修發電機組,蓋軍銜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接近休克。在這個情況下,他仍然堅持工作,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了所有人,被國家&ldquo極地辦&rdquo評為&ldquo最優秀的考察隊員&rdquo。
值得一提的是,蓋軍銜在南極修了一條&ldquo廈工大道&rdquo。&ldquo廈工大道&rdquo成為南極惟一一條以企業命名的道路,也是蓋軍銜在南極為廈工留下的永久紀念。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溪龍介紹,制造業的工作環境很艱苦,但老蓋不怕,還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藝,他閉著眼睛也能拆裝機器、診斷故障。他從事維修多年,和用戶打交道特別真誠,毫無保留地向顧客傳授技藝。始終以一顆真誠的心帶領隊伍向前。
老蓋以培養年輕人為己任,曾培訓過3000多名技術工人。&ldquo他說,他年輕時就進了廈工,廈工培養了他,一定要忠心耿耿。&rdquo蓋軍銜的妻子王嫣明說,和老蓋一起生活的32年里,他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工作,即使住院了,也在為沒時間向徒弟傳授技藝而惋惜。
王海青:有他在,大家不用擔心
&ldquo廈門派來的人,怎么像個傻瓜一樣,什么苦活累活他都干?&rdquo蓋軍銜的老友王海青也是中國南極考察隊一員,他告訴記者,老蓋剛來中國南極考察隊時,曾有人這樣感慨。
&ldquo我們臉上寫著&lsquo中國&rsquo兩個字!&rdquo這是老蓋常對王海青說的話,在南極工作期間老蓋十分拼命,身上永遠有一股子正能量。
王海青介紹,南極的環境十分惡劣,風大干燥,地面上冰坡很多,且隨時會出現冰縫,駕駛員稍不留神就會連人帶車掉入深淵。而老蓋就肩負著駕駛、維修保養、保障機械安全的重任。
老蓋曾是中國第12次南極考察隊、中國第14次和第21次南極考察隊冰蓋考察隊成員。在進入南極冰穹a、海拔4000米(相當于藏區5000米)的最高區域后,由于連續緊張地搶修發電機組,老蓋曾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一度接近休克。王海青認為,老蓋是最早進入南極內陸冰蓋考察的第一位產業工人,如果沒有他高超的駕駛和維修技術,科研考察任務是不可能順利完成的。
&ldquo地面上很滑,全是冰縫,但他就是知道怎么走。&rdquo王海青說,老蓋有南極駕駛的&ldquo獨門絕技&rdquo,無論地面情況如何,他都知道如何行駛更穩。
雖然老蓋已經離開人世,但南極依然保留著他的&ldquo神話&rdquo。&ldquo當年老蓋是這么走的,不要瞎弄&hellip&hellip&rdquo王海青說,這已經成了人們的口頭禪。而&ldquo當年老蓋&rdquo也成了大家參考的標準,有他在,大家都不用擔心。
來自廈門的老蓋喜歡泡茶,脾氣好、人緣好,累的時候大伙讓他唱一首《愛拼才會贏》,老蓋就開唱。大家想喝老蓋泡的茶,老蓋也會樂呵呵地去泡,他的住處被隊友們稱為&ldquo老蓋茶館&rdquo。
得知老蓋去世的消息,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隊友們十分悲痛,紛紛從全國各地飛來廈門,送他最后一程。
來源:海西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