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海浪/文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解決好全國人民“菜籃子、米袋子”的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農業統計是認識和了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和完善農村政策的重要手段,提高農業統計數據質量始終是農業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家統計局始終高度重視調查技術的完善與提升,自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開展以來,無人機調查技術在農作物播種面積統計調查中得到了全面推廣與應用,取得了重要突破與創新。
十年發展 成績斐然
轉變思想,創新農業統計調查方式。自2008年以來,國家統計局積極推進基于空間信息技術的農業統計抽樣調查方法體系的探索和建設,逐步實現了從“對戶”調查到“對地”調查的思想轉變和調查方式的重大轉變。特別是在2016年開展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中,全面推廣了無人機調查技術。這是農作物播種面積及調查的重大創新與突破,實現了從紙質調查到“天空地”一體化的現代化、信息化調查,從根本上改善了調查的方式方法,開闊了調查人員的視野,提升了調查人員對工作的認識水平。
基本完成了能力建設。從國家開展無人機農作物播種面積統計調查試點,到2016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中全面應用,再到遙感調查逐步列入常規農業統計調查,國家統計局以及全國各省調查總隊都非常重視無人機遙感技術能力的建設。通過近三年的工作開展,目前全國農業統計調查系統已擁有上千架無人機,用于開展農作物面積遙感調查。如此龐大的無人機調查系統為推進農作物面積無人機調查走向普及化、常態化提供了硬件基礎設施保障。
儲備了人才隊伍。國家航空管理部門對無人機的飛行和駕駛有著嚴格的監管,要求無人機駕駛人員必須持有航空管理部門頒發的駕駛證。為了依法依規開展飛行,國家統計局及各調查總隊積極組織各級系統內工作人員參加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目前,全國農業統計系統已有上千人取得了無人機駕駛證,初步建立了一支龐大的年輕化、專業化的駕駛員隊伍。
提質增效 優勢顯現
開展無人機調查是提升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手段。樣本調查數據的質量直接影響了省級、縣級農作物面積推算的準確性,這就要求樣本調查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與時效性,確保調查客觀性,盡量提高調查過程的可追溯性。開展利用無人機的樣本調查工作,可以極大程度地滿足樣本調查的需求。首先,利用無人機進行樣本調查的過程,是建立在以航空攝影測量理論為核心的多種測繪科學理論體系之上的。這些成熟的、科學的理論方法可以確保樣本中各個地塊的農作物面積調查精度,確保樣本調查的準確性。其次,無人機航飛的時間選擇相對于衛星數據獲取更加自由,時效性更強。再次,通過無人機航空攝影,可以將樣本的實際種植情況以數字化照片的形式永久地記錄和保存下來,實現永久的可追溯、可核實。因此,開展利用無人機的樣本調查,提升了樣本調查的可靠性,最終確保了統計推算結果的準確性。
開展無人機調查是降低調查成本的有效方式。自開展農作物播種面積對地調查以來,樣本的實地調查越來越強化,基層的野外實地調查工作任務量也明顯增加。受我國地形地貌和農業種植結構復雜多樣的影響,樣本的實地調查工作常常面臨少數樣方無路可達、地形地勢復雜、危險性高等實際困難。利用無人機開展調查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首先,無人機設備可以在距離樣方幾百米的位置起飛。這就不需要調查人員必須到達樣方,而是在樣方附近就可以開展調查,可以解決樣方不易到達的困難。其次,無人機設備可以采集樣方的完整范圍的影像資料,調查人員在現場只需要放飛飛機進行飛行以及作必要的檢查,其余的工作都可以在室內利用計算機系統完成,包括影像處理、地塊解譯、作物類型判定等。這一方面解決了樣方地塊破碎以及地形復雜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野外復雜環境下開展工作的困難。通過目前已開展的無人機調查工作的經驗,利用無人機進行樣方調查時,平均每個樣方的野外現場作業時間為30-45分鐘,平均每天可以完成15-28個樣方的現場飛行作業,無人機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調查效率,降低調查成本。
堅定信心 走向常態
深化思想轉變。無人機屬于“新工具”,專業性較強,在實踐道路上也難免會遇到困難和問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遇到問題以后,推廣應用無人機容易成為“思想負擔”。但是困難和問題往往只是短期的,不會成為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因此,應該堅定信心,深化調查方法和思想體系的改革,勇于解決問題,推動無人機應用的常態化進程。
完善軟件工具。目前,全國各調查總隊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無人機硬件系統,也開展了一定量的樣方飛行調查。但是,回顧以往,針對農作物面積調查的無人機數據處理業務軟件系統還不完善。目前,還是多套通用商業軟件組合使用才能完成核心的數據處理工作。整個無人機調查工作缺乏一整套專業化、集成化的軟件系統。因此,未來幾年應加強對專業化數據處理軟件的研發。并通過實際工作的考驗,建立起一套簡單、實用、完備的農作物播種面積調查無人機數據處理軟件系統。
拓展應用范圍。通過三年多的摸索與嘗試,已基本形成針對農作物播種面積的無人機樣本調查方法體系和規范制度。然而,農產量調查不僅包括播種面積調查,還包括產量調查,諸如:預產、踏田估產等工作。這些工作同樣涉及大量的野外調查工作。而且目前的預產、踏田估產工作對調查員的農業生產經驗依賴程度特別高,人為因素對調查結果影響很大。因此,可以考慮將無人機調查技術進一步引入預產、踏田估產等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農產量調查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不僅如此,還可以考慮將無人機調查技術引入畜牧業調查、住戶調查等非種植業調查的工作中,積極探索無人機技術在整個統計調查工作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