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包括工程機械產品在內的&ldquo中國制造&rdquo的&ldquo硬實力&rdquo已經足夠保障其和部分國際領先產品進行競爭的話,那么其&ldquo軟實力&rdquo則幾乎上不了臺面,在更具說服力的發達國家市場,發達國家受訪民眾對中國國際性企業的信任度非常低,只達到24%,既然&ldquo中國制造&rdquo的質量和服務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何發達國家消費者對于&ldquomadeinchina&rdquo仍缺乏信任感?
與企業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標準有關的&ldquo軟實力&rdquo,是發達國家民眾評判一家企業時的重要指標。對于發達國家市場來說,&ldquo企業認可度營銷&rdquo變得越來越重要。這里的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不僅僅關注產品的質量和價格,也更關注生產商是否履行了它對社會和環境的義務和責任。
對于工程機械企業來說,與企業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標準有關的&ldquo軟實力&rdquo堪稱噩夢。早年間,由于中國工程機械產品質量較差,并且售后服務不完善,出口到國外的產品易壞且維修渠道不規范,這直接破壞了海外客戶對于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印象。而最早從事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的外貿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及&ldquo中國制造&rdquo的所謂&ldquo克隆&rdquo問題更是對中國工程機械產品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開始大規模開發海外市場時,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形象已被破壞殆盡。
要解決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在&ldquo軟實力&rdquo上的困境,首先要在觀念上進行轉變,不能再&ldquo為了出口而出口&rdquo,要避免出口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減少對出口產品數量和種類&ldquo大而全&rdquo的的追求,可以從細分領域做起,通過差異化競爭贏得市場,同時增強產品的科技含量。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海外市場也要加強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透明度和開放程度,通過從事公益事業及邀請正面形象代言人的方式,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