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科技企業科大訊飛又攤上事了,10月13日,央視在一檔新聞節目中曝光了該公司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培訓基地。換句話說,科大訊飛已變成一家打著"高科技"招牌,到處招搖撞騙土地的房地產公司。
該保護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郎溪、廣德、涇縣及蕪湖市南陵等5區、縣境,占地面積為5188公頃。始建于1979年,1982年升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揚子鱷及其生活環境。
根據遙感信息顯示,安徽揚子鱷國家自然保護區,最近幾年因為違規開發,鱷魚的保護已經受到影響,自然保護區建了很多工廠、度假區、培訓中心等。
因為這些問題,9月26日,生態環境部約談了安徽宣城市長張冬云。
通報資料顯示,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經濟開發區長期違規侵占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坑片區核心區土地近300公頃,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安徽揚子鱷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擅自變更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聲稱經濟開發區沒有侵占自然保護區,性質惡劣。
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即使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之后,仍然有一些新項目,企業培訓中心在運行和營業中,科大訊飛的培訓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去調查的時候,科大訊飛官塘基地,正在組織安徽省宣傳工作培訓班,會務繁忙,房價一票難求,房價要提前預定。以下是央視記者暗訪的詳細情況。
記者:旁邊正在建的是什么?
工作人員:正在建的是別墅,是我們科大訊飛的一個培訓基地。
記者:你們這是屬于保護區核心區嗎?
工作人員:不是,我們這里邊一般住的都是政府的人。
記者:哪兒政府?
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就是我們涇縣政府呀,還有省的政府,也有在我們這邊開會的。
工作人員二:一般省里干部都來我們這邊開會,剛開了兩個月會才走,這里的環境好,里邊的空氣也好。
工作人員三:一般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的才叫保護區,這里沒有,怎么會有保護區呢?
記者:就你們這塊不算保護區是吧?
工作人員:不算保護區,這算開發區。有廠,廠多。
中國宣城網2013年12月24日報道稱,由科大訊飛在涇縣開發區落戶投資建設的科大訊飛涇縣研發中心項目正式動工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占地60畝,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集智能語音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訓為一體的it產業研發中心及配套服務中心。項目分兩期建設,計劃兩年內全部建成。
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擴大本地科技輻射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積聚高端智力人才,對提升開發區綜合經濟實力和科技服務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據安徽宣城市涇縣經濟開發區《2016-2020年工作規劃》2016年完成情況顯示,當年建成的項目就包括科大訊飛涇縣培訓及研發中心二期。
以"人工智能"為名套利
據科大訊飛內部人士透露,近些年科大訊飛打著"產學研"合作的旗號,憑借"高科技"產業這一金字招牌,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機會與政府合作,不但狠狠撈了一大筆錢,還輕松實現了"一石三鳥"。
第一,由于人工智能屬無污染、高科技產業,正是各地政府求之若渴的緊俏資源,因此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大力歡迎,科大訊飛處于談判的有利位置獲取更多優惠和資源;第二,科大訊飛積極與當地政府合作,或與當地政府合資成立分公司,或設立子公司,利用政府資源拿下大量訂單;第三,以搞研發、產學研合作為名,通過半賣半送、資源置換等方式大量拿地,增厚資產。
據內部人士透露,科大訊飛所謂的高科技項目子公司或者分公司,拿下項目后就關掉或者撤掉,并未開展后續工作,而地方政府白白付出了土地和資源,卻并未獲得產業開發的機遇,更無從談起任何科技研發成果。在央視曝光的安徽省,就是科大訊飛大面積開展此類合作的重點區域,科大訊飛成立了近20家空殼公司運作拿訂單、拿地,成為其營收的主要來源。這一出"空手套白狼",與當年的樂視如出一轍。
從"ai第一股"到"地產股"
自詡為"人工智能第一股",成立十八年、占據品牌高地的科大訊飛,為什么走上了買賣地皮的"歪門邪道"?實際上,雖然號稱高科技企業,但科大訊飛一直以來沒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而近期科大訊飛被曝出主要收入來自于地方采購,更讓這個昔日的明星企業雪上加霜。
據科大訊飛2017年年報,其主營業務收入教育產品及教學業務占比25.54%和2.20%,智慧城市占比27.30%,政法業務占比10.23%,三項合計65.27%。換句話說,科大訊飛幾乎三分之二的營收來自于地方政府采購。
在2017年科大訊飛的主營業務收入中,華東地區營收28.56億元,營收占比達54.14%,由此可推斷,該公司很大一部分營收來自于安徽。此次被央視曝光的科大訊飛別墅群,也位于安徽省宣城市。
在上次"同傳造假門"后,科大訊飛在ai界已經丟盡了顏面,堂堂"人工智能第一股"不過是徒有虛名。而此次侵占揚子鱷國家自然保護區違規建設別墅群,更令這家高科技企業落下了"不務正業"的笑柄。
不得不說,科大訊飛打著"人工智能"高科技品牌,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換取土地的盈利模式,是個圈錢的好辦法;科大訊飛也借著研發的名義搖身一變成為坐擁大量地皮的地產公司,躍升ai界首屈一指的"地產股"。然而,靠地皮圈錢卻加劇了資本的逃離:據媒體統計,2018年以來,科大訊飛股價下跌超過40%;科大訊飛這顆明星企業,早已跌落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神壇,成為業界笑談。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