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鉑(coopertire&rubber)和阿波羅輪胎(apollotyres)的跨境輪胎交易或減少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的吸引力。上周這家美國集團向法院提交了申訴,要求其印度買家及時完成收購。這只是整個故事的一半。另一半發生在中國:固鉑的中國小股東發起的官司可能會拆散雙方在境內的一家合資企業。對那些在中國有共享業務的跨國公司,這是個值得關注的案件。
6月份,這個價值25億美元的交易剛一宣布,固鉑成山輪胎工人就開始了罷工。類似停工事件在中國變得越來越普遍了,不過它們通常都跟薪水或工作條件有關,而在這個案子中,罷工工人是對阿波羅舉債收購以及文化融入問題抱有疑慮。
這個故事并不那么合乎情理。首先,法庭文件顯示,阿波羅曾告訴固鉑,它認為這場罷工是由固鉑中國合資企業的小股東成山集團安排的。成山也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廣告質疑這項交易,這是個史無前例的舉措。按該報的廣告價目表計算,發布這些廣告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于1200名工人一個月的薪水總和。
我們也不難想象,作為賣方的成山輪胎的掌門人車宏志可能是后悔了。按照固鉑法庭文件所述,陳宏志在山東地區是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2010年,固鉑以1800萬美元的價格買入了該合資企業的14%股權,把其股權增加到了65%。據《金融時報》報道,該合資企業去年占庫伯整體收入和盈利的四分之一左右。據此判斷,車宏志剩余的股權價值可能在2億美元左右。
成山不允許固鉑代表進入工廠。按照合作條款,在出現爭議或在香港尋求仲裁時,固鉑可以買斷成山。然而事實是,成山最近剛贏了在威海的一場官司,這場爭端因此也需要在本地解決;另外,解散該合資企業的官司也在進行中。
若車宏志能成功繞過合資協議,在華外資企業都將受到不小的震驚。兩年前,雀巢花了17億美元買入了徐福記60%的股權。通用電氣、戴姆勒和其他大公司也在該國擁有合資企業。對阿波羅來說,固鉑交易能否成行,最終取決于它是否能說服那些不高興的美國工人;而對局外人來說,這場爭端可以拿來作為是否應成立中國合資企業的檢驗石。
來源:財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