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病經糞口途徑傳播,因此攝入污染了沙門氏菌的食物或飲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沙門氏菌可寄居在哺乳類、爬行類、鳥類、昆蟲及人的胃腸道中。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飲食安全與否直接關系人們的切身利益。近日,國外頻繁出現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美國召回千噸以上牛肉制品,愛沙尼亞發現含有沙門氏菌的雞蛋,意大利召回羊角面包等4款商品等等,雖說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問題食品流入市場,但是能否保證流通中的食品不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這個還不免讓人心有余悸。
筆者了解到,肉制品、蛋、家禽是沙門氏菌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還有速凍炸雞、乳漿粉、面包、糕點、果蔬等都有可能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而沙門氏菌病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存活一定的時間,冰箱中也可存活,而在自然環境中可存活1-2個月。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在國內外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頻率較高,可見,沙門氏菌污染的產品對人的影響較大。
那么,企業如何降低肉制品、蛋、家禽等產品受沙門氏菌污染的概率,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呢?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安裝風淋系統、空氣消毒機,保證加工環境安全衛生,同時采取消除蒼蠅、鼠類、蟑螂和其它昆蟲孳生條件的措施,還有存儲、加工設備、器具要清洗、消毒等,防止食品受到二次污染。
另一方面,人們在食用產品之前,不要生食,如蛋、家禽、水產品類,要充分加熱,保證內部溫度至少達80℃以上才可以食用。有人指出有些半成品,看上去似乎是已經煮熟,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更何況中間又經過加工、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有可能產品存在半生狀態,或者已受沙門氏菌污染,若食材未加熱到適當溫度,可能會感染其所帶的病菌。
就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而言,有行業人士認為,由于食品生產需要經過多個環節,不排除有些加工設備、器具、臺面受到外部環境的污染,即便對相關器具進行定期清洗、消毒,還需要增設殺菌工序,對食品進行殺菌,滅殺沙門氏菌、微生物等細菌污染物,確保產品品質安全。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多種殺菌設備,比如高溫熱力殺菌機、微波殺菌設備、巴氏殺菌機、輻射殺菌設備,滿足企業生產加工工藝需要。
由于沙門氏菌在常溫、低溫環境下也可以存活一定時間,采用高溫熱力殺菌機才能夠徹底滅掉這類細菌。據了解,浙江有企業推出的超高溫瞬時滅菌機可配合連續化生產線使用,滅菌時間短,物料被迅速加熱到殺菌溫度,只需數秒,其中的細菌、微生物及酶類就能夠徹底殺滅。值得一提的是,該類設備殺菌速度快,用時短,不會對肉制品、面包、糕點等產品的色澤、風味口感產生影響,這也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高溫殺菌設備帶來的效果不佳等問題。
當然,重視食品殺菌工藝的同時,采用冷鏈配送,保障運輸環節的質量安全不容忽視,因為不少合格食品出廠前雖然不存在問題,但是存儲、運輸不當導致食品受到細菌、微生物等污染,產品腐壞變質時有發生,而冷鏈運輸可以在恒溫條件下,避免細菌繁殖、存活,保證食品運輸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產加工環節,若是食品已受到污染,即便采取冷鏈配送也不排除產品中仍存有沙門氏菌。上文中曾提到沙門氏菌在低溫環境下不易繁殖,但是仍可存活。可見,采用相關食品設備(如風淋室、消毒機、殺菌設備等),嚴把食品生產品質安全十分關鍵。
來源:阿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