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召開稀土催化材料發展研討會暨國家級“稀土催化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籌備會。中國工程院付賢智院士、李衛院士、黃小衛院士、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曹國英副司長、材料處孟徽處長、工信部原材料司稀土處韓瑞、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中國稀土學會理事長李春龍、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文浩等領域專家及研究院發起單位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會議由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院士主持。
干勇院士就研究院的體制機制創新作了綱領性報告,指出研究院應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結合“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國家重大項目,立足我國輕稀土的資源優勢以及稀土催化技術及高端裝備應用的巨大潛力,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與器件、應用技術與工藝裝備一體化全流程的成套關鍵技術體系,打破國外的專利壟斷和技術封鎖,占領未來產業技術制高點,為堅定不移實施科技強國戰略做支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在研發體制機制方面進行創新,加強稀土應用全產業鏈創新體系建設,推進我國從稀土資源和生產大國跨越成為稀土應用強國,將稀土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和經濟優勢。
會上,黃小衛院士圍繞“稀土催化材料發展現狀與前景”作了報告,沈美慶教授圍繞“稀土汽車催化技術發展趨勢與挑戰”作了報告并就研究院籌備的有關情況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及領導就稀土催化技術發展戰略及建立創新平臺等進行了充分討論。付賢智院士指出應盡快確定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關于體制機制創新和運行方式等問題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李衛院士指出研究院應專注于共性關鍵技術,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并重點關注后續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國稀土學會李春龍理事長表示會從學術和產業上對研究院的建設給予全力支持,希望研究院能清晰定位,明確使命和任務,按照制定的標準模式和章程來運行;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楊文浩副會長圍繞研究院發展方向、任務設置、人才培養、專利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潘再富建議研究院的發起單位整合研發資源,將研究成果市場化,開發全產業鏈,實現可持續經營。
元英進副校長作為研究院掛靠單位代表講話。他對科技部、工信部領導和各位院士、專家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強調天大非常重視研究院的籌建,校領導對研究院的體制機制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爭取在研究院建設體制機制方面進行創新,天大已經在這方面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學校將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推動此事,并將在場地、人員等方面為研究院提供便利條件,予以政策傾斜。
曹國英副司長表示我們現在一直描繪未來科技強國應該如何部署,科技強國一定也是材料強國,材料強國肯定不只是研發出幾種材料,一定是把材料變為發展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平臺問題、體制機制問題,特別是像今天這種研發機構對未來國家在這方面能力建設上,起著重要作用,積極探索未來的研究模式,也是對建設材料強國一個很重要的探索。關于研究院的建設有幾點要考慮,一是創新體制機制,這件事做好了,后續依靠天津大學,整合相關研究資源,迎合市場需求,未來不可限量,這件事做不好,將來就會磕磕絆絆;二是戰略布局,對于公司形式的研究機構,戰略研究不可或缺,要根據戰略需求進行布局,對未來找準方向;三是可持續發展,要想好可持續的方案,研發內容應當符合國際市場的需求,要關注未來趨勢,抓住發展趨勢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格局。
來源:天津大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