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姜泓 攝
西安新聞網訊(記者姜泓 任娜) 如何快捷省力地摘柑子、菠蘿、蘋果?如何解決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日前,在西安交通大學學生科技成果創新發布會上,記者見到了學生設計完成的助力柑子采摘器、菠蘿鋼鐵夾、扭轉抓取式蘋果輔助采摘器和跨越下行復合交換式立體停車裝置模型等作品。據悉,這4個作品和“三層無避讓立體車庫”等8個作品一起獲得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并入選“中國好設計”,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之首。
據了解,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是教育部和財政部重點支持的高校專業大賽之一,以培養機械創新人才為目的,每兩年舉辦一次。經過現場演示、答辯等環節的激烈角逐進入決賽的作品,評審委員會還從作品選題的新穎性、創新性、實用意義,作品設計的合理性、圖紙質量,作品的制作及功能實現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價,評出一等獎,其獲獎率不足3%。
助力柑子采摘器:邊采摘邊收集 使用簡便可攜帶
助力柑子采摘器采用靈活的機械代替手工勞動,借助這個器具,采摘者可輕松摘取較高位置的柑子,僅需較小的力量就能達到較好的采摘效果。采摘器還有收集功能,采用機械驅動,操作簡單,運行安全。整個采摘器可穿戴、可折疊,便于攜帶,實用性強。
研發小組成員周章蔥同學介紹說:“國內現在采摘柑子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工人采摘高處的柑子時,要借助梯子登高,不僅效率低下,還存在安全隱患。我們研發的裝置在地面單人作業,符合我國水果種植小面積、密集分布的特點。采摘器的制作成本低,機械結構安全可靠,如果得到推廣,可以極大減少采摘柑子的勞動強度。”
菠蘿鋼鐵夾:不扎手不彎腰
菠蘿屬于多年生單子葉常綠草本植物,高度約50厘米~100厘米,采摘時需要工人反復多次彎腰,而且菠蘿果實扎手。考慮到這些特點,菠蘿鋼鐵夾裝置主要包括采摘爪、外骨骼模塊和控制模塊三部分,采摘爪抓緊菠蘿后,由減速電機帶動齒輪轉動,將菠蘿掰離,避免了采摘工人手腕轉動的動作;外骨骼模塊可以將手臂承受的力傳遞到肩部和背部,并通過電機做功來分擔一部分的菠蘿重量,從而減輕手臂負擔。使用這個采摘器,可以實現菠蘿的低損傷采摘(不傷害幼苗),防止扎手,避免重復彎腰。
蘋果采摘器:邊摘邊分類 數據實現同步上傳
蘋果采摘的要點是:不能損傷或漏掉蘋果,采摘時還要做好分類收集和其他信息采集,例如依據蘋果的大小和重量實現分類裝箱,收集蘋果產地和產果率、來自哪棵果樹等信息。
李熹偉、孫亞超、張多鵬、贠菁、李錚儒等同學設計完成的蘋果采摘器可實現當場采摘、分類裝箱以及質量信息上傳。當機械手抓取到蘋果后,通過扭轉動作實現采摘,然后蘋果進入收集管道,在管道內實現數據采集和上傳后,自動分類裝入不同的紙箱。采集的數據可以建立蘋果采摘數據庫,便于進一步統計分析,減輕了果農工作強度,節省了人力物力,適用于大數量、多種類采摘、收集的場所。
停車裝置:一層空間變三層 汽車存取坐“電梯”
跨越下行復合交換式立體停車裝置的設計旨在解決城市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這個裝置一層可停車,可當做正常道路,也可作為綠地、自行車停放點等,二層及以上是停車空間。車主可將車停在入口處,手機啟動相關app后,搬運器(作用相當于電梯)將車輛傳送至二層或三層停車位。需要取車時,啟動app,搬運器就會將車送出。這個裝置利用簡單升降完成車輛存取操作,大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和存取效率,最低占地一排就可多出兩層車位,適用性和可擴展性較強。
來源:編輯:張瑩
分享到:
熱點圖片
來源:西安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