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相信不少消費者對于國產汽車的質量還是抱有質疑的態度,就算是不少熱銷車都被冠以“繡花枕頭”這樣的標簽,質量問題成了國產車和消費者之間的障礙。但改變是一個漫長沉淀的過程,用始終如一的態度去積攢口碑是對一個企業巨大的考驗!
那什么是口碑?用好了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所謂口口相傳。每一位車主都是品牌的代言人!而一直在品質方面默默耕耘的長安汽車,現如今收獲了滿滿碩果。
9月26日,中國質量協會在北京發布了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cacsi)測評結果,長安cs55獲得8-10萬a級suv第一,逸動獲得7萬及以下中型轎車第一。
僅僅過了一天,國際權威汽車評測機構j.d. power亦在京發布《2018中國新車質量研究報告(iqs)》,公布中國汽車市場質量榜單,長安cs55緊湊型suv細分市場第一,長安凌軒獲得緊湊型mpv細分市場第一,長安汽車成為首個獲得該榜單雙項第一的自主品牌。
成功從來都不簡單!
有人欣賞你,必定有人質疑你。那么這個獎項的含金量究竟高不高呢?
早在2002年開始,中國質量協會連續17年組織開展中國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cacsi)測評,并每年定期向社會發布測評結果。目的在于督促汽車廠家提高自身產品的品質,為消費者負責。測評指標體系按5個維度構建,包括總體滿意度評價,性能設計評價,質量可靠性評價,售后服務評價和銷售服務評價。
2018年cacsi測評對象為本年度銷量較大的200個品牌車型,涉及全國50個汽車生產企業、60個汽車品牌。歷時四個多月,調查范圍為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等七大市場區域的75個主要城市。調查方式為面訪調查,共收集到有效樣本24323個。
在層層篩選中,長安汽車的脫穎而出進一步展示了自身不俗的實力。國產汽車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承認一家車企其實也沒那么難,對吧?
卓越貴在堅持!
常聽人說:“富不過三代!”但長安汽車憑借始終如一的堅持依舊卓越。
長安汽車作為中國唯一一個百年汽車品牌,擁有優秀的軍工基因,34年的造車經驗。早在1984年就生產出了第一批小型汽車。2006年更是在意大利成立了意大利設計中心。并在2014年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成為第一家跨入“千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這些并非是空穴來風,在產品質量上,長安汽車始終如一的執行著嚴苛的標準。憑借自身一流的研發實力,在“五國九地”打造了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
2016年,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咨詢機構益普索對上萬名樣本調查中顯示,長安汽車是高質量產品的提供者。
投訴比率也決定著一臺車在日后的使用中的故障率,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2017年上半年vcr(vehicle complaint ratio車輛投訴比率)數據,長安汽車以0.77分名列榜單首位,力壓合資及進口品牌,成為投訴比例最低的汽車品牌。
選車對很多人絕對是一件大事,那么買定離手之后車主們后悔嗎?車知事表示:用戶滿意度可以說明很多問題!據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發布2017年中國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cacsi)測評結果顯示:cs35連續三年蟬聯8-10萬a0級suv榜榜首,cs15獲7萬以下a0級suv榜榜首。
高瞻遠矚,主動出擊!
未來汽車不單單再是一堆“冰冷的機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日益嚴苛的環境問題,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出行成了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長安汽車在這方面一直都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
今年8月,長安發布了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該戰略的核心是,長安汽車將從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此舉意在為客戶提供安心、開心、知心、省心的“四心”智能移動體驗,創造美好出行生活。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不再生產非聯網新車,實現新產品100%聯網。
其實早在2017年11月,長安汽車就已經獲得了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交通管理局頒發的“美國加州路測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牌照”。
2018年4月,長安汽車獲重慶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成為首個同時獲得中美兩地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中國汽車企業。
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碰撞預警、緊急制動預警、盲區預警等12項v2x 技術,國內首次實現v2x與自動駕駛的融合。
在智能語音交互和智能化合作上同樣取得不俗的成績,國內首發智能語音3.0系統,實現主動喚醒、個性化設置、語音打斷、天窗控制等功能。
作為中國首個加入美國智能汽車聯盟的自主品牌,同時還和華為、百度、科大訊飛、騰訊、英特爾、阿里巴巴等多個互聯網、科技公司展開深入的合作計劃,共同致力于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長安汽車早在2017年發布的“香格里拉計劃”,與寧德時代、博世集團、蔚來汽車、滴滴集團以及bat等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制定“四大戰略行動”——千億行動、萬人研發、伙伴計劃、極致體驗。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