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建華)由國際銅業協會和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分會發起、住建部等政府部門支持的“傳統村落電氣安全公益項目”,日前在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召開竣工儀式,宣告項目在黔溪村陽坡的示范點工程圓滿完成。
據介紹,傳統村落電氣安全公益項目于2017年6月啟動,旨在通過傳統村落農戶配電系統的改造升級和宣傳示范,顯著提高我國以木結構為主的傳統村落的電氣安全水平,消除電氣火災和人畜電擊事故隱患,為我國的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和美麗鄉村建設保駕護航。由于貴州省的傳統村落總數位居全國第二,且木質結構建筑多,電氣安全隱患突出,因此成為了項目首個落腳點。項目工作組歷時一年,在貴州省印江縣的4個傳統村落中進行了電氣安全方面的實地調查和研究,綜合考慮傳統村落共性特征、普遍性需求和可操作性之后形成了一套推薦性戶內電氣改造方案,并最終在印江縣黔溪村示范改造40余家農戶,包括37家貧困戶。
竣工儀式上,工作組匯報了項目主要成果,并和黔溪村代表共同為“傳統村落電氣安全公益項目示范點——黔溪村陽坡“舉行了頒牌儀式。儀式后,在項目主辦方的帶領下,與會嘉賓現場考察了經過安全改造的黔溪村房屋,包括清代大書法家嚴寅亮的故居,以及當地留守兒童與老人的家。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