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隨著客戶對刀具認識的不斷成熟,一方面不再僅僅關注低價競爭的產品,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隨著市場更加細分,刀具企業更加注重強強合作、優勢互補。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床工具生產國和消費國,預測2013年我國刀具市場約有580億元,其中高端刀具市場約有210億元,到目前為止基本上由進口刀具占領。現在,在這塊巨大的蛋糕上,國外刀具和中國本土刀具正展開激烈的角逐,在數量比拼之后,質量正成為下一步競爭中最耀眼的“刀光”。
中國的刀具市場是少有的、真正能稱得上“全球化”的市場。不要說行業里小有名氣、有一定規模的刀具公司已悉數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或找了代理商進行銷售,就連只有二、三十名員工的德國小公司也把其刀具賣到了中國,市場上隨處可見來自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刀具產品。據介紹,今年行業形勢發生了變化,很多中低端企業的日子就開始變得不好過。但總體來看,刀具屬于消耗品,即使沒有新的機床投入生產線需要新的刀具,老的機床同樣需要刀具產品,今年最大的特點是在大面積消耗庫存。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的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刀具市場上,國產刀具數量占據2/3左右,進口刀具占1/3。同時,國內刀具產品也有少量出口,但主要以貼牌為主。據北京產業信息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刀具行業運行走勢與投資戰略決策咨詢報告》顯示,我國消耗了全世界40%的工具材料,銷售收入卻只占全世界工具的12%~15%.
近10年來,我國刀具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在快速發展的背后,企業也清醒地認識到,國內工具行業高增長率中含金量并不高,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以廉價勞動力為基礎,生產劣質產品獲取暴利。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名譽理事長沈壯行曾表示,在2011年已居全球第一、高達330億元的刀具消費市場上,盡管國產刀具以2/3的市場份額占據我國刀具消費市場主導地位,但其中以現代高效刀具為代表的高端國產刀具只有20億元,而110億元的進口刀具中,絕大部分卻都是高端刀具。這應當引起國產刀具企業的重視。
近年來,我國多個高端制造領域的技術發展給刀具帶來了新的要求。如汽車刀具必須具有高效、高穩定性和專用化的特點,而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前進,新的要求應運而生,從技術上來看,主要有重載化、復合化、特殊化、標準化、高速化及品種多元化的趨勢。在航空航天制造領域,隨著鈦合金、高溫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的廣泛應用,如何正確選擇、合理使用刀具進行高效高質量切削加工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性話題。
進口刀具基本上占據了機加工行業的高端用戶,國產刀具本應在為上述制造領域提供刀具服務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但實際上,特別是汽車發動機制造車間、飛機發動機制造企業機加工車間或汽輪機制造車間,高效、高精度的機加工刀具中幾乎被進口刀具壟斷,很難看到國產刀具的蹤影。國產刀具大多應用在中、低要求的客戶群里,如農業機械、摩托車、農用車、通用機械及中低檔的機械制造工業。
國產刀具盡管有的企業在追趕甚至已經有高端刀具產品問世,但總體上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在研發能力上,我國現在與國外的高端產品,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也導致我國在很多高端刀具產品上,不具備研發、生產的能力。下一步,全行業必須調整結構,朝高端產品努力,才能更具市場競爭力。
來源:中國金屬加工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