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鋼價雖然時有小幅的“上上下下”,但總體是一個弱勢的“背景”。供強需弱,這是目前鋼市的癥結,市場失衡狀態持續。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整,鋼價重歸下跌通道,即便如此,也難以換回成交量。
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最近一周內,國內現貨鋼價下跌,螺紋鋼期貨價格也是持續弱勢,粗鋼產量高位徘徊,下游采購節奏放緩。就算商家降價出貨,市場的成交量還是顯得有點“慘淡”。鋼材現貨市場內的商戶心態逐漸悲觀,各主要鋼材品種的主流報價下移,部分品種的跌幅有所擴大。據分析,在板材市場上,總體價格下跌。中厚板價格下跌明顯,上海、廣州、北京等大部分市場噸價的周跌幅達到10-60元,成都市場每噸跌幅達百元。市場內的人士反映,經過持續幾天的下探,“中板市場依舊難以企穩”,成交不理想,市場內的悲觀氛圍較濃。
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認為,供應壓力較大,但下游需求的增量不足,使得國內鋼價自9月以來一直處于弱勢狀態中。中鋼協預估,10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可達212.81萬噸,環比雖下降1.11%,但仍在高位徘徊,鋼市供需失衡狀態持續。短期內,鋼市供需不匹配的情形仍難緩解,鋼價將持續弱勢。(肖瑋)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