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新貌 林群心 攝
1992年10月8日,注定是永康歷史上值得記憶的大喜日子,這一天,永康人民在喜迎十四大的金秋迎來撤縣設市的盛大節日。當天,永康撤縣設市慶典暨第二屆方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解放街北端的永康二中操場隆重舉行,建縣1747年的永康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為了做好這次慶典盛況的報道,永康報社上下全體動員,從10月2日到10月16日的六期報紙(當時為周三報)累計刊發圖文報道近40篇,我有幸參與其中,并采寫了慶典重頭戲之一的大型廣場文藝表演紀實,至今回憶起來都感覺格外自豪。
記得當時為了迎接撒縣設市,可謂全市上下齊動員,一時間,整個永城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面貌為之煥然一新。國慶節剛過,根據社里安排,我即走上街頭采寫迎新掃描。只見國慶的永康城區街頭,到處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永康人民懷著滿腔的喜悅精心裝點著永城,既是歡慶偉大祖國的43周歲生日,更是準備迎接撤縣設市慶典的隆重舉行。城區主要街道解放街和勝利街,幾乎所有的店面都已裝飾一新,各式建筑材料裝點的門面和招牌使這兩條老街重新煥發青春。在城區中心地段,第一百貨大樓上高懸著十幾幅全國各地名優產品廠商的巨大條幅,顯得蔚為壯觀。老縣府大院門口,彩旗招展、紅燈高掛,一副新刷的大幅標語道出了51萬永康人民的心聲:“讓世界了解永康、讓永康走向世界!”夜幕降臨,各種彩燈、霓虹燈把永城的夜色裝扮得花團錦簇,人民醫院大樓的輪廓燈與文化宮連成一體,遠望恰似一艘豪華的游船。南溪兩側,彩燈與溪水中的倒影交相輝映,真可謂燦若星漢、美如龍宮,使人宛若置身華麗的殿堂之中。10月4日,我據此采寫的《盛裝迎盛典》在《永康報》頭版頭條刊發。
撤縣設市慶典游行活動 楊鳴放 攝
10月8日的永康,成了歡樂的海洋,集會、演出、踩街、廟會,整個永城人山人海、鼓樂喧天……而作為記者的我們則奔波忙碌在慶典各個系列活動的現場,真實地記錄著盛會的點點滴滴。
10月10日的《永康報》,頭版頭條刊登的是應向偉采寫的主題報道《永康撤縣設市慶典暨第二屆方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隆重舉行——省市領導四方嘉賓到會祝賀王建平主持開幕式 楊彬、郭懋陽、孫忠煥講了話》,第四版則分別刊登了湯金乾和朱志昂采寫的《朝陽,在這里升起——十大方陣展示游行散記》及蔣偉文采寫的《美的奉獻,情的交融——文藝明星專場演出速寫》,而我采寫的《歡歌震九霄,勁舞追雄風——大型文藝表演〈麗州雄風〉紀實》則刊發在了頭版倒頭條的位置……
“在一片驚天動地的歡慶鑼鼓聲中,廣場文藝表演《麗州雄風》拉開了序幕。鼓聲喧天,鈸聲震耳,全場觀眾的心沸騰起來。16只身披金毛的雄獅踏著鼓聲從廣場四周狂舞而來,8條金黃色的巨龍仿佛從天而降,隨著鑼鼓節奏的變化,彪悍的雄獅左右騰躍、威武的巨龍上下翻飛,象征著勤勞智慧的永康人民抗擊暴風驟雨,征服激流險灘,帶著千年的希冀和渴望,帶著歷史的召喚,叩響了新世紀的大門……”
“伴隨著一陣悠揚歡暢的樂曲聲,160位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高舉鮮艷的花環歡呼著奔入場內,320位身著彩裙、手持綠扇和鮮花的女青年翩躚而至。輕舒漫舞,笙簫合鳴,似乎在向人們娓娓述說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優美的音樂、翩翩的舞姿,似一幅典雅的風情畫向我們徐徐展開,這分明是永康秀麗山光水色的寫照。160位綠衣少女輕舞著綠扇成一字排開,清純的綠色和著十月的金風輕柔地飄蕩,仿佛華溪之水在不息地奔流……”
“‘巍巍方巖挺直鋼鐵的脊梁,悠悠華溪訴說美麗的渴望……’伴隨著雄壯豪邁的進行曲聲,《麗州雄風》的歌聲在廣場上空回蕩,一輛高懸著永康市徽的彩車緩緩駛入,廣場上立時綻放出5朵艷麗的花朵,瞬間又凝聚成一朵含苞欲放的碩大花蕾,金色的市徽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女青年圍繞著彩車呈放射狀旋轉起來,預示著建縣1747年的永康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撤縣設市慶典游行活動 林群心 攝
“鏗鏘激昂的鼓樂和銅管樂使還沉浸和陶醉在美妙的歌舞中的人們為之一振,300名身穿白色表演服的男女青年開始了軍樂行進吹奏表演。昂揚奔放的軍樂和不斷變化的陣形使人仿佛感受到歷史前進的腳步聲。彩旗獵獵、鼓樂喧天。雄壯的畫面在這歡樂而輝煌的瞬間凝聚成一句豪邁的語言:讓永康走向世界!”
這是一個盛大的慶典,這是一個光輝的節日,這是永康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0月8日!將一個色彩斑斕的記憶深深嵌入了麗州兒女的腦海。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