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是治療疾病,挽救生命的必須物,人類身體健康的維護離不開藥品,而藥品的生產離不開制藥機械設備,機械設備是制藥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優勢,乘勢而為,做強做優做大。當前,國家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正是裝備制造業大有可為之機,要繼續練好“內功”,繼續改革創新,確保永立不敗之地、永遠掌握主動權。”
制藥裝備行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部分,也應該審時奪度,抓住發展機遇和發展趨勢,不斷創新,努力從制藥機械大國走向制藥機械強國。
據了解,隨著國產藥機市場呈現飽和狀態,在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當下,一些夾縫中生存的中小企業能否繼續生存,主要取決于企業的發展策略,只要“內功”深厚,就能獲得細水長流的發展,“小日子也會過得不錯”。那么,藥機企業具體應該如何修煉“內功”,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呢?
穩抓“三關”
“三關”包括質量、技術、人才三大關。
其中,質量是保證藥機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制藥機械設備行業是一個對技術要求,對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行業,稍有不慎,都會造成產品的不合格,因此,為確保制藥機械設備質量更高,性能更穩定,加強產品質量抽檢力度,加大標準的實施力度,這是不可少的。”業內如是表示。
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加強技術的創新,方能推動藥機設備性能等各方面獲得更好的突破。在技術的創新方面,藥機企業應提早樹立危機意識。例如,可以利用藥機展會良好的平臺,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與技術。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加強人才的培育、培訓,越來越受到藥機企業的重視。例如,目前很多藥機企業利用企業合作交流、校企聯合等方式,培育更多的專業型人才,并為企業所用。
走標準路線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標準對于制藥機械設備行業而言是質量保證的基礎。標準的有效建立以及合理實施,可有效保證制藥機械設備的質量,從而使藥品生產各個環節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證,對于藥品質量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例如,根據gmp標準,制藥機械在設計與安裝過程中應符合藥品生產及工藝的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滅菌,便于生產操作和維修保養,能防止差錯和交叉污染;設備的材質選擇應嚴格控制,與藥品直接接觸的零部件應選用無毒、耐腐蝕,不與藥品發生化學變化或吸附藥品的材質等。
堅守“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對經手的每一個零部件負責,加工出它們的特點,賦予其生命。”某企業的工匠如是表示。
目前,我國已經發展為規模可觀的制藥機械大國,但離制藥強國還存在很大的距離。對此,藥劑企業應結合工匠精神,更好的提高工藝。
“藥機企業應嚴格按照標準,并在自己的崗位不斷磨練,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創造新的加工方法,實現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業內人士表示,堅守工匠精神不僅有利于提高藥機設備的制造質量,更是我國制藥機械行業由大變強的精神支撐。
立足行業新風口
當前,“節能”“環保”“高效”“個性化”“人性化設計”等是藥機設備行業熱門的標簽詞,也是用戶在選擇時非常注重的因素。
自節能環保相關政策推進實施以來,各行各業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藥機行業不例外。以鍋爐行業為例,過去以煤、柴作為燃料的鍋爐成本高,產生的污染嚴重,已經不再滿足市場的要求,而以蒸汽、電氣等為燃料的新型鍋爐符合市場的發展需求,并逐漸獲得用戶的青睞和國家的支持。
隨著國內醫藥市場的繁榮發展,“個性化”“人性化”等設計要求逐漸盛行。尤其是在包裝領域,各式各樣的非標定制包裝機滿足了國內醫藥產品多樣化發展、競爭的需求,并逐漸形成一定的包裝文化。
另外,自“人工智能”概念誕生以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已經超越了人們當初天馬行空的想象,并且在深刻的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業內指出,捕捉并站上自動化、智能化這個風口,藥機制造業方能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
來源:阿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