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開發建設,攀西地區已形成年產釩鈦鐵精礦2500萬噸、標準釩渣30萬噸、釩制品3.5萬噸、鈦精礦200萬噸、鈦白粉60萬噸、海綿鈦3.15萬噸、稀土精礦3萬噸、稀土冶煉分離產品1萬噸的生產能力。但開發利用水平較低,產業層次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關鍵技術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制約瓶頸在哪里?焦點聚集在“怎樣創新開發?如何技術創新?”兩大難點上。
“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是世界性難題,技術要求高,開發周期長,研發投入大。靠一個市州、一個企業的力量,很難實現全局性突破。”張剡建議盡快組建產學研聯合攻關“國家隊”。涼山、雅安黨政領導深有同感。然而,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聯合攻關,卻是一個難題。
攀西試驗區是目前國內唯一的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試驗區,如何創新開發沒有先例可循。省政府在此次工作會上推出“1+5”體制機制創新討論稿,廣泛征求各方意見。這個政策“套餐”包括關于促進攀西試驗區創新開發科學發展的工作指導意見和科技攻關協同推進、戰略資源開發管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5個工作推進機制。
“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核心是綜合利用,關鍵是科技攻關,動力是體制機制創新。”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邵小龍指出,省里擬定的指導意見和一攬子工作推進機制,就是要著力破解攀西試驗區建設面臨的兩大瓶頸,修改完善后將盡快付諸實施。
來源:慧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