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打捆“變寶”田間不見“狼煙”
湖南推廣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
湖南日報10月4日訊(記者 張尚武)農業機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9月29日,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在瀏陽舉辦水稻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演示活動,引來四鄉八鄰的農民交口稱贊:秸稈打捆“變寶”,再也不用田間焚燒了。
活動現場位于大瑤鎮袁家灣村,省市農機推廣站組織收割機、耕整機、秸稈打捆機、生物質制肥機等20多臺大中型機具,分別進行演示。記者看到,隨著機械流水般作業,秸稈“打捆、轉運、粉碎、制肥”有序完成,全程實現機械化。當地的農機操作手李春明告訴記者,一畝中稻產生的秸稈達公斤,制成有機肥可賣300元,農民再也舍不得白白焚燒了。
以往每到秋收時節,水稻秸稈處置頗費勞力,農民隨意焚燒,田間“狼煙四起”,影響大氣環境質量。近幾年,省農機部門著力解決秸稈綜合利用難題,組裝各類新機具,現場演示到田間,大力推廣秸稈制肥還田全程機械化技術,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滅“狼煙”,省城長沙的空氣質量逐年變好。
來源: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