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以來,銅價總體維持震蕩走勢,未能走出單邊行情。一方面是全球大多數主要國家經濟企穩復蘇前景向好,銅消費需求有所好轉,銅消費淡季不淡等因素支撐銅價;另一方面是全球銅供應過剩的預期不變,且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時點選擇及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等因素對銅價形成壓制。展望2014年,宏觀經濟向好趨勢與供給全面過剩的壓力仍將相互交織,共同影響銅價的運行方向。
伴隨著美國就業、樓市等數據的走好,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于今年9月開始縮減qe規模。然而10月初突發美國政府停擺和財政懸崖危機,盡管目前尚未有明顯證據顯示該事件對美國經濟復蘇帶來了不利影響,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政府關閉期間造成的損失將在美國第四季度gdp年化增長率中得到體現。為此美國更需要保持相當的市場流動性,以應對問題重重的財政困境,并為明年2月份再次債務談判爭取有利條件。
在美聯儲最近召開的兩次議息會議后,利率決議都表示美國將維持0~0.25%的超低基準利率、每月850億美元購債規模不變。此外,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提名耶倫擔任下屆美聯儲主席,美國方面似乎已經昭示伯南克的寬松政策被延續的可能性大增。同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多次強調,qe的退出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主要取決于美國勞工市場及經濟增長的狀況。美聯儲方面力挺qe的動作使得這一政策的退出時點變得更為撲朔迷離。
當前市場預期美聯儲退出qe的時間表或將延后至明年的3月份。筆者認為,伴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復蘇,不排除年內美聯儲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的可能。
可以預見,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動向仍將持續影響銅市運行環境。當前全球經濟向好趨勢較為明確,而美國量寬政策的退出已經得到市場長期的關注,影響力減弱,2014年銅市運行的經濟環境將更為溫和,基本面因素的制約作用有望超過金融屬性,成為制約銅市運行的主要因素。
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給銅市帶來了信心,畢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其經濟景氣度與銅等工業原材料的消費需求密切相關。然而仔細分析,在8、9月份短暫補庫行情結束后,四季度銅市實體消費的增長較為有限,可以說是旺季不旺。
據調研得知,今年8月份起,下游企業開工率探底回升,出現了小幅上漲。9月份下游平均開工在67.1%,較8月上升2.9個百分點,但較去年水平明顯下滑。且廠商訂單增長量也明顯低于預期,多數廠商接單量較去年減少1成以上。廠商反映一來是國內經濟刺激以“穩”為主,難現短期內大幅提振市場的效果;二來是臨近年底,銀行方面再次收緊,企業資金出現緊張,終端壓款現象嚴重,廠家多只做老客戶或現金的單子。
而銅下游兩個主要終端行業——電力和房地產似乎也面臨投資增速下滑的困境。中國9月份的電網投資同比下降15%至310億元,是今年以來首次同比下降。因今年年初電網投資超預期增加(前兩個月大漲44%),這將限制后續的增長空間。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火爆,使得投資大幅增加,但是8月份開始,房地產開發投資出現回落(累計投資同比從1~7月份的20.5%下降至1~8月份的19.3%)。盡管11月份將召開三中全會,市場對此持樂觀態度,但是三中全會可能會出臺調控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的預期令市場謹慎。第四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恐難出現大幅反彈。因此,盡管10月份依然為中國傳統的銅消費旺季,但是旺季不旺的狀況延續,并在之后轉淡。
與主要消費國銅需求增長乏力相反,全球銅產能已進入密集投放期。銅礦方面,icsg稱,因大型新礦及擴產后的現有礦場在2013年和2014年相繼投入運營。預計經季調后2013年和2014年全球銅礦產量分別增加約5.5%,至1760萬噸和1850萬噸,增長率要高于之前五年1.5%的年均增幅。精煉銅方面,全球范圍內精銅冶煉產能陸續投放,今年前8個月全球銅市場供應過剩量已達195000噸,預計2013年全球精煉銅過剩量在15萬噸左右,而明年這一數值或將進一步攀升至50萬噸以上。
展望2014年,全球銅礦及銅冶煉產能的密集投放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供給,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消費國出現了投資增速趨穩的變化,使得銅需求難現大幅增長。供需矛盾下,銅價下跌將是大概率事件,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銅價將長期進入慣性下跌趨勢。預測明年銅均價或降至6900美元/噸,較今年下跌約6%左右。然而,全球宏觀經濟復蘇及流動性緊平衡下融資銅需求熱度不減,亦給銅價帶來了底部支撐,使得銅價不至于出現趨勢性下跌行情。預計2014年全年銅價運行區間在6200~7800美元/噸,總體呈現前高后低的震蕩態勢。(作者單位:上海易貿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