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加速以及醫保體系的不斷健全,作為醫保品種核心的仿制藥在整體用藥中的比例會進一步提高。隨著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開展,不少仿創結合的企業人士提出,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部分仿制藥的工藝甚至優于原研藥,希望優質的藥品在定價上有配套政策加以鼓勵。
統計數據表明,到2015年,將有1600億美元規模的藥品專利到期,2015年全球藥品消費量將達1.1萬億美元,其中仿制藥至少占60%~70%的市場份額。2011年之后最暢銷的生物藥專利將逐步到期,2014~2015年間仿制藥潛在的機會將達到峰值。
隨著中國制藥工業由仿制為主向創新牽引的發展升級,中國本土制藥企業越來越重視自主創新。然而就目前來看,國內90%的市場仍然是以化學仿制藥為主導的仿制藥市場,在政府控費、專利懸崖、制度完善等因素驅動下,越來越多的生物仿制藥將逐步投放市場。
業內有關人士指出:當前,世界藥品市場僅有年均4%~5%的低速增長,但仿制藥與生物技術行業脫穎而出,分別以年均11%和10%的增幅成為引領全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活力板塊,同時也激發出一個新興的利基市場——生物仿制藥藥行業。
2010年全球生物仿制藥占仿制藥市場的比重僅為千分之一,但短短5年后,這個比例就會提高到接近5%,而中國的機遇十分明顯。因此,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藥企應該在仿制中尋求突破,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研發創新的能力,同時監管部門也應鼓勵高水平仿制藥,引導仿制藥研發和生產水平提高。
來源:中國制藥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