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鎏金,大豆搖鈴,連池大地豐收在望。9月29日,全國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示范研討會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隆重召開。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農機推廣總站、大豆全程機械化技術推進專業組人員,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湖北等省(區) 的農機化管理、技術推廣部門人員,以及省內大豆種植重點市、縣現代農機合作社的代表等200余人參會。
此次會議為期2天,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總站、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主辦,由五大連池市人民政府、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農業機械化管理局、黑龍江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大豆全程機械化技術專家組承辦。旨在進一步突破大豆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提高機械化水平,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9月29日上午,與會人員先后深入大豆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和平鎮新民村地塊和大豆萬畝公關田示范區新發鎮青山村兩處大豆收獲現場,實地觀摩了大豆收割、脫粒、秸稈還田等“一條龍”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近年來,五大連池市積極開展實驗、示范和推廣,以農機、農藝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大豆從播種到收獲全程機械化。主要采用秸稈翻埋耕作、秸稈碎混耕作、秸稈覆蓋免耕播種耕作等三種模式,并結合大豆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縣、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黑土地保護等項目,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勞動力,還可以增地力、增產量、增效益,提高大豆銷售價格和產品競爭力,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技術路線和技術要點,充分彰顯出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的帶動作用。此次全程機械化收割實現產量增收,大豆平均畝產由155公斤提高到200公斤,農民朋友們內心的喜悅溢于言表。
隨后,與會人員來到大豆全程機械化作業機具展示區,黑龍江省各地農機經銷公司的百余輛大型農機具排列有序,彰顯出科技生產力的磅礴力量。
下午兩點,全國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示范研討會召開。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韓天富,農業農村部大豆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大豆專家組組長李憲義等領導以及來自各個省(區)的農業專家、代表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圍繞中國大豆產業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大豆機械化播種機制創新、大豆耕整地、植保和收獲技術等方面課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氣氛熱烈。研討會后,全國大豆專家組成員就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進行了專題調研,為五大連池市調優農作物種植結構和農民增收獻智獻策。專家們指出要根據五大連池的實際條件,建立科學合理的耕地輪作體系,形成可持續發展新機制,不斷推動五大連池大豆產業發展。
據了解,五大連池市處于松嫩平原廣闊的寒地黑土帶,土壤肥沃、耕層深厚,大豆種植歷史悠久,共有耕地595萬畝,其中大豆種植面積近400余萬畝,出產的非轉基因大豆、礦泉大豆品質優良,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國家首批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和黑龍江省大豆振興計劃示范市,作為全國北方春大豆種子生產銷售集散地,2017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區域大豆良種繁育生產基地”,一個時期以來堅持強合作、抓科研、上項目、促共贏,全力打造中國大豆良種繁育之鄉。目前,市域內有種子企業11家,年大豆種子繁育基地保持在80萬畝左右,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總面積達到51萬畝。加工銷售春大豆種子10萬噸,占黑龍江省大豆商品種子市場份額的50%以上。現有農機總動力38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1.2萬臺,聯合收割機700臺,大中型配套農具1.9萬臺套,現代農機合作社發展到24個,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9.84%,大豆生產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100%,處于全省前列黑河市第一名,為加快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生產增產提效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來源:黑河市人民政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