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晚會的盛況又刷屏了!
剛剛,“追夢——改革開放再出發”大型綜藝晚會在央視和深圳衛視首度揭開面紗,向全球觀眾展示了深圳開放、創新、生機勃勃的面貌,引發了各界觀眾的強烈反響。被“追夢”驚艷到了的讀特記者采訪了主創團隊,為你揭開晚會的眾多“黑科技”。
一問:3d“大鵬展翅”怎么實現的?
從晚會錄制到電視播出,許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深圳夜空中“大鵬展翅”的奇幻一幕刷屏。晚會中,都市夜幕下出現了由“星星點點”組成的3d圖像,時而是“月中芭蕾”,時而是“大鵬展翅”,時而是數字“40”,代表著各種美好的寓意。
原來,這是由800架無人機編隊組成的絢麗造型!
據本次無人機編隊燈光表演項目負責人李晨亮介紹,該造型離地百米,大鵬展開翅膀后最寬處達200米,由工程師在3d設計軟件上通過仿真器設計出造型,再讓每一臺飛機都能按要求運行到規定位置。而操縱800臺無人機,只需一臺電腦、一位工作人員操作即可完成。
這個深圳團隊曾參加今年央視春晚珠海、三亞分會場的無人機表演,核心團隊成員幾乎都是“90后”。為了讓現場觀眾能在最佳視角觀賞無人機表演,無人機需在市民中心南廣場起飛,周邊波浪形的草地和茂密的高樹對無人機起飛的穩定性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二問:“追夢人”為何有“百般武藝”?
主舞臺上,最顯著的莫過于中央的“追夢人”形象了,它由高16米、寬21米的巨大鋼架焊接和數十塊屏幕組成。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舞臺背景裝置,它可有著“百般武藝”:它的“身上”嵌入了4個空中表演舞臺,在時裝秀、合唱等節目中,主要演員在上面出現,為觀眾帶來視覺的沖擊和驚喜。
總導演林樹森介紹,“追夢人”既是寓意著勇敢、進取、活力、創新的晚會主形象,也是兼備空中舞臺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晚會的最大創新點。
整個舞臺也是大有玄機,半透明質感的抽象樓宇造型使之與舞臺背后43棟樓宇的燈光秀融為一體,亦真亦幻,讓人稱奇。原來,幕后團隊特別使用了半透明的材料將舞臺架子包裹,架子本身化為影像的投射載體。這樣一來,“追夢人”、整個舞臺就與流光溢彩的燈光秀“渾然天成”了。
三問:空中芭蕾在哪里跳的?
在樂舞《云端漫舞》中,除了空中的無人機編隊和主舞臺上李云迪的鋼琴演奏外,“追夢人”的屏幕上還出現了一對白衣舞者曼妙的舞姿。神奇的是,這對舞者其實并未出現在主舞臺上。那么,這一幕“空中芭蕾”,舞者究竟是在哪里起舞的呢?
答案是:信息樞紐大廈頂上的空中舞臺。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