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9時,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湖南大學產業金融研究院和湖南高新創投集團共同發起的中國汽車產業金融協同創新平臺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會議旨在探討中國汽車產業金融協同創新的模式,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資本、產業與金融協同發展。
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做了主題演講。張小虞副會長表示,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制造業直接提供的產值大約已經達到5萬億元,汽車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我們雖然是世界汽車制造大國,但絕不是汽車制造強國。我國汽車工業面臨轉型升級,要在產業結構、市場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以及資本結構等五大方面進行調整。在我國汽車產業資產中,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外來資本三分天下,各占約三分之一。從八十年代投融資體制開始改革,到2000年這個階段,貸款成為汽車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投入的主流,此外還有些企業上市從股市募集資金,還有些企業進一步擴大外資投入建設新的合資企業;2000年以后大量民營資本通過新興企業的形式進入汽車行業。但汽車行業對資金的需求巨大,進入十二五,僅1-8月,整個汽車工業固定資產投入就超過了6000億元,而在這其中4000億元是汽車零部件的投入,而這4000億元汽車零部件投入中90%以上是來自于民營資本和外來資本。張小虞強調,希望創新的汽車產業融資平臺能夠多渠道、全方位地來支撐起汽車工業的投入,而這種投入也將是幾何級數的增長。
此外,與會的嘉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克林、湖南高新創投集團董事長兼北京湘財福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湖南大學副校長陳收、世界知名金融風險管理專家紐約大學愛德華·阿爾特曼教授、中國科學院程兵教授、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馬超群等也分別做了精彩的演講。同時齊聚本次研討會的還有來自汽車行業的專家,國家相關部門、金融機構的人士以及高等院校的代表。
據介紹,中國汽車產業金融協同創新平臺遵循以“產業為體、金融為用、創新為本”的宗旨,通過研究汽車產業與金融協同發展的創新理論與應用模式,促進汽車產業資源、政府資源、金融資源、學術資源的有機融合;通過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構建汽車產業金融支持模式,加速汽車產業的整合、創新、升級。
據演講嘉賓介紹,上述平臺將以湖南高新創投集團所屬北京湘財福地投資有限公司為金融創新的主體,利用湖南大學及其產業金融研究院的學術資源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產業優勢,聯合相關區域、汽車行業、金融機構、高校等協同創新,運用創新的金融理念和投融資工具,投資于汽車產業中技術領先、模式創新的企業,踐行汽車產業與金融協同創新的理念。主要投資領域為汽車關鍵零部件、汽車商業綜合體、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文化產業等,以平臺的金融創新成果指導產業投資,以產業投資的實踐結果豐富平臺的金融創新體系。
來源:蓋世汽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