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軍工、機械等高端制造行業最為受益:根據此次研發加計扣除新政,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2018-2020年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相比此前2015年2017年的相關政策,本次研發加計扣除新政分別在計提比例與適用企業范圍上均有所擴大,即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升25%、適用企業范圍從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根據國金證券策略組測算,新政實施后,軍工、機械等高端制造行業最為受益,以近三年研發支出平均額計算,軍工、機械減稅額分別占2017年凈利潤的8.5%、3.4%,所有行業中排名為第一與第四。
研發加計扣除新政對各板塊影響分化,周期性底部復蘇與高新技術類行業利潤彈性最大:我們將軍工、機械行業進行重點板塊劃分,并對板塊內代表性上市公司進行針對性測算(具體測算請見正文測算部分)。我們發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上升后,周期性復蘇向上子行業與高新技術類企業最為受益。周期性子行業,包括油氣油服、船舶板塊與工程機械等,各代表性上市公司2017年在新政下減免稅收占凈利潤占比較大,如中海油服(+41.61%)、石化機械(+19.08%)、中船防務(+39.55%);高新技術類行業,包括半導體設備、軍用高端鈦材及通導一體化設備,各代表性上市公司2017年在新政下減免稅收將提供較大的業績彈性,如北方華創(+8.84%)、寶鈦股份(+9.33%)、海格通信(+4.65%)。
有助于我國加速從“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邁進:我們認為,此次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提升,將有利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發展,保證核心產業,特別是半導體設備、激光設備、軍用高端材料與裝備的持續投入與長期建設。以半導體設備為例,目前我國該領域仍處于發展初期,部分核心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尚需時日,需要大額的研發投入,而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產業化的狀態。研發支出加計扣除比例的提升實質上對企業稅負的減免,將鼓勵受益企業將研發費用持續投入,形成“研發投入-稅收減免-再投入-產業化”的良性循環,將促進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高端制造國家”邁進。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此次研發加計扣除新政將有助于加速周期性底部復蘇企業的業績釋放與高新技術類企業的持續研發投入。我們建議以兩條主線挑選受益板塊及標的:1)重點推薦周期復蘇向上的板塊及標的:煉化板塊(中國一重)、高鐵軌交(中國中車);2)高新技術板塊及標的:通導一體化(合眾思壯)、軍用高端鈦材(寶鈦股份)、航空部件(應流股份)。建議關注:油氣油服、煤炭機械及激光設備等板塊與相關標的。
風險提示
模型假定所帶來的偏差;中美貿易戰升級導致出口下降及技術交流受阻的風險;細分領域面臨的風險(如油氣油服會受到油價大幅下跌的影響)。
來源:證券之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