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重慶長壽供電公司電氣試驗班班長
工作亮點:工作兢兢業業、急難險重任務干在前;愛琢磨搞創新,成為行業專家。他先后獲評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生產技能專家、勞動模范,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1月獲評國家電網公司優秀班組長、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
電氣試驗工作就像體檢的“醫生”,一年365天,隨時待命出擊。9月21日一大早,重慶長壽供電公司電氣試驗班班長劉立和同事們滿載著試驗儀器設備,來到了110千伏桃花變電站,給46面開關柜做試驗。
工程車剛停穩,劉立第一個跳下車來,打開車廂車門,弓下腰,雙手反背緊緊攬住一個50多斤的電抗器,三步并作兩步,將電抗器運到開關柜前。
這樣的清晨,是劉立28年電氣試驗工作中很普通的時刻。
勤奮敬業 扎根一線
讓班員姚遠打心底佩服的還是去年5月的一次搶修。那天暴雨傾盆,剛回到家的劉立,接到搶修任務時,已是18時30分,劉立來不及喝口水,穿上雨衣,就匆匆趕到了搶修現場。
實際上,需要劉立他們做的工作很簡單,就是試驗兩條線路更換后的電纜中間接頭的耐壓絕緣性能。線路滿足相關要求后方可投運。電纜中間接頭的更換由其他班組完成,作為試驗人員,劉立本可以先回家休息,待電纜頭更換完后再來做試驗。可他卻沒有回家,而是在現場給電纜班的員工做一些技術指導。
搶修一直持續到第二天7時,姚遠從值班室回到搶修現場時,發現劉立仍然在現場穿梭。半個小時后,經過耐壓試驗,新換電纜中間接頭絕緣值滿足運行要求,歷時12個小時的搶修工作宣告結束。
令姚遠想不到的是,經歷了一個晚上的搶修、整夜沒合眼的劉立,卻隨車回到了班上,召集班員開班前會,總結前一天的搶修工作。“他的敬業精神,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姚遠佩服地說。
安全管理 毫不松懈
“安全是1,其他是0,沒有了安全,什么都沒有。”劉立常用這句話教育提醒班員。身為班長的他,知道安全的分量,不能有一點松懈。
徒弟黃琦就領教過劉立在安全管理上的嚴苛。去年4月的一天,黃琦擔任工作負責人,試驗110千伏望江變電站待投運的設備。現場本應設置安全圍欄,忙于試驗的黃琦卻忽略了這個安全措施。
“趕緊停下來!”隨后趕到現場的劉立,板著臉吆喝著,制止了現場的違章行為。“你看,現場交叉作業人員多,要是有人無意中闖進來,多危險!”劉立大聲地責問黃琦。
“作為工作負責人,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決不能僥幸和偷懶!”劉立依然不依不饒。一番批評和曉之以理后,劉立和黃琦一道拿出圍欄,將工作區域隔離出來。事后,黃琦接受了班組自查違章考核。這讓黃琦對安全有了更深的認識。
創新培訓 多出人才
劉立愛琢磨,并將想法變成現實,為工作減負。
電氣試驗班有一項日常工作,是為國網重慶電力所有的安全工器具做絕緣試驗。工作人員需手寫合格證,并粘貼到設備上。一年里,這樣的合格證要填寫2000多份。
能不能找個簡單的方法?劉立將此課題列為了當年的qc項目,組織班員技術攻關。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復試驗、改進,劉立牽頭制作了一個合格證自動生成軟件,只需要輸入相關參數信息,便可以打印出合格證,使得工作變得簡便、高效。
自2011年5月成立qc小組以來,劉立帶領班員完成了qc成果5項,其中《變壓器鐵芯接地在線監測裝置的研制》獲重慶市質量協會qc成果二等獎、重慶市電力行業qc成果一等獎、最佳創新成果獎。
班組是工作的最前端,如何豐富理論知識,增加實戰經驗,是班組管理的大課題。
為了讓年輕員工快速成長,劉立總結自創了“123培訓法”:“1”是做好一個角色,實現一崗雙責,復合發展;“2”是實施兩種培訓方式,理論與實際操作培訓相結合;“3”是將班組成員劃分為新進及轉崗人員、專責骨干人員、班組技術領頭人員三類培訓對象,并有針對性開展培訓。
“其實,師傅的培訓隨時都在開展,在工作開始前,他問我們該準備什么設備,如何試驗。如果回答不正確或不完整,他就馬上給我們補充。”雖然參加工作只有兩年時間,徒弟劉亞洲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擔任工作負責人。
來源:中國電力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