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9 月 21 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和科技部聯合下發《關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 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 175%在稅前攤銷。
投資要點:
企業研發稅收優惠力度加強,范圍全面擴大。1)對比 2015 年 11 月出臺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本次政策在抵扣比例方面有較大幅度提升,從 50%提升至 75%,對于研發型企業將迎來實質性稅收優惠。2)對比 2017 年 5 月出臺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本次政策適用企業范圍全面擴大,由科技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政策執行時間延長:從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原科技中小企業定義為:職工總數不超過 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 2 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 2 億元。)
機械行業整體少繳納所得稅 17.44 億,凈利潤將提升 3.11%。我們的統計樣本包括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的所有機械設備行業(801890.si)上市公司,將被重復選入的 b 股,以及一些業務已完全轉型的企業剔除,對其余 322 家企業進行測算,主要根據 2017 年年報。1)機械行業所有上市公司總資產都大于 2 億,因此均不在原來就可抵扣 75%的科技中小企業范疇內,在此次稅收調整中全部受益。2)由于行業整體研發支出中,資本化部分僅 34 億(占比 8.7%),且無形資產資本化后攤銷時間長,提高稅收抵扣比例對具體某一年的影響很小,故我們對此部分影響忽略不計,僅對費用化部分展開分析。3)根據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其它加計扣除費用)×所得稅稅率,我們對機械行業 322 家上市公司測算得到,本次稅收優惠調整后企業少繳納所得稅 17.44 億,對行業凈利潤的影響比例為 3.11%。
研發支出高的細分板塊受益明顯,利好自主可控、科技創新產業。根據我們測算,新政對公司凈利率的提升幅度與其研發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大體上成正相關。泛半導體、儀器儀表、智能裝備作為機械行業研發投入最高的三大細分板塊,其整體凈利率的提升幅度分別有望達到0.37pct、0.23pct、0.18pct。而從新政對企業業績的一次性彈性來看,研發支出高且凈利潤基數低的板塊和公司明顯受益,例如油氣設備板塊調整后凈利潤彈性有望達8.17%。結合今年 5 月開始的增值稅減稅政策以及對半導體產業的針對性政策支持,我們認為,此次新政反映了政府對于自主可控、科技創新產業的持續加碼。
投資建議:結合本次稅收優惠政策受益程度及行業情況,我們推薦自主可控、科技創新相關產業的領軍公司。1)半導體板塊:【北方華創】、【精測電子】、【晶盛機電】。2)智能裝備板塊:【埃斯頓】、【拓斯達】。
來源:中金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