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總是在試圖弄清楚,汽車工業的黃金時代到底是什么時候。但事實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就一直生活在汽車工業的黃金時代,每過10年,汽車就會出現明顯的成長,變得更華麗、更強大、更可靠、也更經濟,而近十年來,汽車甚至變得更自動、更智能...所以,我們應該感到慶幸。
那么,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每隔10年又有什么具跨時代意義,有巨大影響力,并能改變汽車工業規則的著名車型誕生呢?不如讓我們來盤點一下。
20世紀40年代:jeep willys
理由:
jeep的willys-overland車型,是一款讓盟軍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車型。它堅固耐用、通過性極強,并且簡單、易于維護、堅固且耐操;它的子孫后輩諸如jeep wrangler等車輛也延續了這些優點。
也不只是jeep,軍用車輛有時也會下凡人間,推出民用版本,例如悍馬旗下的那些車型,但jeep卻是如今玩得最得道的那個。
20世紀50年代:citro?n ds
理由:
雪鐵龍ds可謂一件出山之作,它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汽車的復出。在技術和造型方面,ds當時被認為是汽車美學的頂峰:時尚、溫文爾雅、雅俗共賞。它具有標志性的造型,先進的液壓氣動懸架以及眾多雪鐵龍“黑科技”,這令雪鐵龍ds出類拔萃。這臺漂亮的機器于1955年投入生產,直到1975年才停產,足足生產二十年之久。
20世紀60年代:大眾甲殼蟲
理由:
volks-wagen(大眾)最初被定義為“人民之車”,在當時納粹德國的要求下,費迪南德?保時捷先生創造了它,以為百姓提供便宜、可靠的車輛。雖然保時捷先生后來去搗鼓了自己的公司,但甲殼蟲在經歷二戰后幸存了下來,并一舉成為20世紀60年代最受歡迎的汽車之一。可以說,甲殼蟲用車成本經濟實惠、也能滿足日常通勤,是當時最好的家用車之一。
雖然最近大眾宣布甲殼蟲即將停產,但到此為止,這輛車已經走過了六十年,對大眾品牌也實在功不可沒。
20世紀70年代:本田思域
理由:
當底特律的車廠在美國混得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們很喜歡嘲笑日本汽車,覺得那些不著調的東西幼稚、嬌小、懦弱、毫無男人味可言。但是當1973年第一輛本田思域降臨人間的時候,美國人恰好正在面對前所未有的難題——石油危機。
“呵呵,你也有今日。”當時,昂貴的油價令美國人也望而生畏,只能轉而投向經濟實用的小車,思域也瞬間變得寶貝般受寵。
雖然小型車的根基已由大眾甲殼蟲和福特獵鷹奠定,但思域卻有自己的閃光點:超強的可靠性。這與商家的“計劃性報廢”套路相反,那底特律臭名昭著的把戲,能夠確保客戶每隔幾年就會想購買(或不得不購買)一輛新車,但思域不止承諾了超低的百公里油耗,它還敢保證:即使你壞了,這車都還沒壞。難怪它從那時起就一直在生產、換代、生產、換代。并且成為了是有史以來本田旗下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那可不!“思域大哥”你以為是白叫的?
20世紀80年代:道奇caravan
理由:
其實,克萊斯勒集團打造過很多小型貨車,但它們的目標群體并不是普通家庭。要不,你想用這車來拉貨,要不,就是你想把它改裝成小型露營車。
1983年,克萊斯勒集團推出了第一款適合家庭的小型貨車,這就是道奇的caravan和普利茅斯的voyager,這兩款車型互為姊妹車型,并且都成了當時的大熱門,讓許多車廠為之效仿。于是,本田和豐田也分別派出選手奧德賽和sienna來分一杯羹。雖然這些mpv車型的風頭現在已經被suv搶走了,但今日的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還是不忘根本,推出了新款的pacifica來繼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世紀90年代:福特explorer
理由:
福特explorer于20世紀90年代初推出,它結束了旅行車型在家用車領域的長期統治地位。雖說,后來它又遭到金融危機和石油價格飆升的挫折,但在2013年,explorer還是選擇了卷土重來,并再次成為福特汽車的功臣將領。suv發展這么多年,還沒有一款車擁有像explorer當時那樣的影響力。
2000年代:豐田普銳斯
理由:
有意思的是,在suv車型的啟蒙時期,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引領潮流了——首批普銳斯進入了美國市場。豐田花了數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開發出的卻不是一款suv車型!它脾氣溫和并且平易近人,但它卻藏著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hybrid synergy drive(混合動力系統)。
普銳斯是第一款商業化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它不僅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還能大幅減少排放,這在強調環保的新時代更顯得格外耀眼。 如今,豐田已售出了超過萬輛普銳斯,其影響著實不容小覷。就像100年前的福特modle t一樣,普銳斯改變了這個世界。
2010年:特斯拉model s
理由:
如果有一輛車能比福特model t有更大影響力,那一定就是有著相似名字的model s。特斯拉用實力證明了電動車也可以很美、很快、且夠實用。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