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據說網絡購車很火,蘇寧易購汽車頻道號稱上線僅4天就售出轎車135輛,而天貓更厲害,號稱在北京一地,就獲取訂單1703輛。于是有人宣稱,汽車進入網購時代,更有人發表文章,聳人聽聞地宣布——“4s店:死于互聯網時代”。
汽車渠道會不會電商化,這已經不是個新鮮話題,不過,正因為一直都沒有電商化,所以這個話題依然時髦。也因此,雖然已經多次討論過了,為趕趕時髦,不妨再說道說道。
我的看法是,互聯網只不過是讓4s店多了一種手段和工具而已。新的手段和工具會帶來商業流程,甚至商業模式上的改變,但它不會顛覆太多。十多年前雅虎和福特在美國就聯手試水過網絡賣車,帶來很大變化了嗎?汽車渠道從來都不只是銷售渠道,更是服務渠道,這決定了它不可能電商化。
買車和買書不同,網上下訂,在線支付,快遞把書送到,雙方交易over,這個過程沒有其他環節;買車呢?試駕、下訂、支付、提車、上牌、維修保養、置換、過戶……這么多環節,除了下訂和支付,其他環節都不能在線完成。換句話說,網購時代,汽車的買家和賣家都依然離不開實體銷售服務特約店。
網上買書,可以給買家帶來真正的價值,起碼不用專門跑一趟書店了,可是,網上買車,能帶來什么真正的實惠呢?聽說“雙十一”的時候,網上買車有不小的優惠,但是,那是商家的促銷行為,并不是網購本身所具備的優勢。對于賣書,因為不需要實體書店,網購的確降低了成本,但是,對于賣車,因為諸多環節依然離不開實體店,網購也就起不到這個作用。
其實,無論是天貓,還是蘇寧易購的網上賣車,在我看來,本質上不過是網上下訂而已,最后交易的完成,還是離不開實體渠道。如果僅僅因為消費者在網上下了訂、用了支付寶或者網銀支付,就說4s模式被顛覆了,那么很多年前,刷卡取代現金的時候,是不是早就被顛覆過一回了?
4s店也許是會死的,因為,它也只是汽車渠道的一種形式,是市場發展的產物,自然也會不斷進化。從大賣場到4s店,汽車渠道一直在發展變化,互聯網手段的出現,會加速這一進程,但是,汽車渠道不可能電商化,就像理發店、小飯館不可能電商化一樣,雖然你也可以在網上訂個座位、預約一位心水的發型師。
來源:蓋世汽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