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投集團黃河水電公司宣布已有能力規(guī)模生產電子級多晶硅,發(fā)展成國內唯一一家集成電路應用的高純電子級多晶硅生產企業(yè),打破了國內市場長期由國外公司壟斷的格局,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其產品質量與德國、日本知名多晶硅質量相當。
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熱下,集成電路上游材料半導體級硅片一直處于一片難求的狀態(tài),然而,近日國內多個半導體用多晶硅項目的規(guī)劃、落地,正預示著多晶硅片正迎來國產化。
據悉,集成電路用的電子級硅材料幾乎是目前工業(yè)領域純度要求最高的產品,純度要求達到99.99999999999%,即11個9以上,而普通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純度通常在5-8個9左右。按照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員的說法,鑫華半導體第一條生產線年產五千噸電子級多晶硅產品,其總的雜質含量僅相當于一枚1元硬幣的重量。
高技術門檻讓國內集成電路產業(yè)一直以來在高純度電子級多晶硅材料需求上完全依賴進口。放眼全球,集成電路硅片市場寡頭集聚,尤其是在12英寸硅片領域,全球排名前五家的企業(yè)市場占有率達到97.8%,掌握著絕對的定價權。
“我國的工業(yè)硅、多晶硅產量世界第一。可極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ulsi)用的高純度硅材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會長陳全訓在新疆烏魯木齊參加2018年中國硅業(yè)大會時呼吁業(yè)內企業(yè)加快技術突破,盡快彌補高端材料的空白。
可喜的是,今年在這一領域,我國多家企業(yè)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德仁介紹,目前,國內規(guī)劃、建設中的電子級多晶硅產能大約8噸,其中,黃河水電(年產能1250噸)、鑫華半導體(年產能0噸)、昆明冶研(年產能1000噸)、新特能源(年產能1噸)。
據悉,黃河水電已經銷售了大約200噸電子級高純多晶硅。保利協鑫內部高層透露,到今年年底,旗下的鑫華半導體0噸半導體電子級多晶硅將實現量產,開始供應國內半導體硅片企業(yè),并開始出口韓國,產品質量滿足40nm及以下極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用12英寸硅片制造需求。
來源:晉江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