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團隊近日研發出高效丙烷脫氫(pdh)鉑基催化劑,將顯著提升丙烯生產效能,有望打破西方國家對丙烷脫氫核心技術的長期壟斷。
2017年,我國丙烯生產能力達到3422萬噸/年,產量2837萬噸,比上年增長13.6%,但仍無法滿足市場對丙烯的消費需求。目前,丙烷脫氫工藝是市場占有率增長最快、最具前景的丙烯生產新技術,而鉑基催化劑是該法的關鍵所在。相關技術被美、德等少數國家長期壟斷,我國現有的12套丙烷脫氫法丙烯生產線均從國外高價引進,催化劑也完全依賴進口。近年來,鉑基催化劑已廣泛應用于丙烷脫氫生產丙烯工藝,其原理是基于鉑等金屬對丙烯的“催化脫氫選擇性”實現生產丙烯的目的。天津大學研發的“高效鉑基催化劑”擁有兩個優點:一是“更純”,通過高溫還原和酸洗去除助劑金屬雜質,使催化劑形成純鉑覆蓋的核殼表面;二是“更強”,通過改變表面鉑的電子狀態,提升了鉑原子催化性,從而為工業裝置提高丙烯產率創造了條件。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