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產品出口8000萬美元,同比增長45%;客戶結構更加合理,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歐盟市場“攻城略地”,已經占據8%的份額……
今年以來,外貿形勢嚴峻復雜,博望區卻迎難而上,收獲滿滿。追問原因,聽得最多的是“品質”一詞。“提升品質,不夸張地說就是一場技術革命”。它既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也是發展優質制造業、提振實體經濟的著力點,更是推動博望機床產業從“大”到“強”的關鍵環節。
機床和刃模具產業是博望區的傳統產業,然而,由于企業經營模式單一、家族式管理、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眾多企業發展過程中遭遇“瓶頸”。為突破“瓶頸”,博望區以“智能制造”破題,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重點在招大引強、產業升級、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補強做優,推動機床產業提檔升級。
發展智能制造,博望深謀遠慮。該區出臺相關方案和意見,每年拿出專項資金作為科技政策獎勵創新活動;通過土地供給、項目申報、資金扶持等措施,積極開展“小巨人”培育。制定高端數控機床基地產業發展規劃和高端數控機床產業招商地圖,圍繞高端數控機床集聚發展方向,重點跟蹤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發掘一批在產品鏈、技術鏈、供應鏈上關聯度高、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的重大項目,按圖索驥,精準招商。2017年,博望區與沈陽機床·博望智能制造谷項目簽約,預計投入i5智能裝備6臺(套),總投資35億元。5d智造谷不僅實現了工業智造共享,還可以通過智能機床聯網,多種生產與管理數據的即時歸集,使機器與機器、人與機器,人與制造過程互聯成一線,實現對制造過程的全流程管控。
發展智能制造,博望企業不遺余力。安徽東海機床制造有限公司通過兼并重組,和國內技術先進的科研機構及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合作,曾經的“小作坊”闖出了大市場,固定客戶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安徽哈科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在汲取國外技術基礎上,對產品進行全面提檔升級,實現了所有機型都是全新設計,和國外標準接軌;安徽恒利達機械刀片有限公司從2012年起,將研發經費投入提高到總產值的6%,與安徽工業大學、南京工程學院、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并成立安徽省剪切刃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精度機械剪切刀片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研發平臺……
一臺臺機床打上“智造烙印”,博望正實現從要素成本優勢到產業生態優勢的過渡,也在“博望智造”的路上漸行漸遠。以夢為馬,未來可期!
來源: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