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汽車整車的發展,汽車零部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年來,廣東省部分零部件企業在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遠不能滿足整車發展要求。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指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滯后,影響整車工業發展,加快發展中國汽車零部件已是刻不容緩。
現狀:廣東省零部件產業現狀不容樂觀
“2013年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招商推介會”于11月29日在廣東肇慶舉行。這是廣東省今年3月批準建設肇慶(高要)等6個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后,首次舉辦的大型汽車零部件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此次招商推介會上,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彭平指出,廣東省零部件產業現狀不容樂觀,已經影響到整車工業的發展。
據彭平介紹,2012年,廣東省汽車工業實現總產值約3870億元,居全國第3位,其中乘用車總產值居全國第2位。廣東省內現有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乘用車、東風日產、比亞迪、一汽大眾、北汽集團、長安標致雪鐵龍等多家全球知名品牌整車企業,形成了歐系、日系和自主品牌汽車并行發展的良好態勢。根據全省大型骨干企業調查摸底情況,2017年,我省汽車整車將實現產值約8000億元,約為2011年的2.7倍,可能躍居全國第一位。
“但相比整車,廣東省零部件產業發展明顯滯后,省內配套率低,整車和電子優勢帶動作用都沒發揮出來,因而發展空間巨大。2012年廣東汽車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405億元,與整車產值之比僅為0.12:1,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滯后,影響整車工業發展。”彭平如是說。
展望:廣東省發展零部件產業大有可為
據了解,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產業,既是投資熱點,也是招商引資重點。業界普遍認為,大力扶持發展本土零部件企業,培育行業龍頭,支持先進技術的研發,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汽車零部件領域,將是今后一段時期里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重點。
另一方面,汽車零部件國際化采購趨勢為廣東省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在汽車零部件的跨國采購中,中國是最重要的低成本目標國家。受所在國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歐美日等成熟汽車市場的整車企業逐年增加在華汽車零部件采購份額,汽車零部件的跨國公司也紛紛將訂單向中國轉移。2012年,中國汽車產品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500億美元,達到1622.41億美元,同比增長9.6%。汽車產品出口金額為800.51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其中零部件出口金額59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廣東省是外貿大省,2012年汽車零部出口額約60億美元,約占全國10%,今后,應充分利用外向經濟優勢,加大出口,建成全國最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國際生產和貿易中心。
廣東省現代汽車產業發展研究院有關專家指出,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具有以下基礎優勢:第一是工業和電子的優勢;第二是物流優勢;第三是開放合作的區位優勢;第四是汽車消費市場和汽車零部件集散市場的優勢。廣東省汽車消費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進出口中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集散地。2012年廣東省汽車類零售額突破1500億元,汽車類零售額占全省各行業總零售額比重突破30%,汽車消費長期表現強勁。
記者觀察
零部件產業發展
帶給消費者真實惠
或許,很多消費者認為,廣東省大力發展零部件產業與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其實,零部件產業的健康、全面的發展與車主日常用車成本息息相關。零部件產業不完善,價格不透明,零部件提不上量,零部件的單價自然高漲。那么,車輛的維修保養的成本自然升高。再者,零配件生產商的工藝技術達不到整車廠的要求,那么,整車廠只能“遠水救近火”,其中的費用自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零部件企業僅僅局限于服務當地整車企業,很難實現跨地區的對接。廣東省零部件“6園”前期以服務省內的汽車整車廠商是無可厚非,但困于一隅造成了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地域范圍內低價競爭并非長久之計,畢竟省內的市民不只是購買省內當地的汽車品牌。只有立足省內,服務全國,不斷地提升產能、質量和技術,繼而降低生產成本,才能給予消費者真正的實惠。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