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車大潮涌向純電動時,豐田汽車決定向中國車企開放曾經千金難買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業內認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這一舉措或將帶來積極影響。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踏出關鍵一步:
豐田正與吉利談判
9月中旬,豐田汽車對外透露正準備與中國車企分享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引擎技術的細節,首個獲得授權混合動力系統的中國車企已基本敲定為吉利汽車。豐田將與吉利汽車聯手在中國推廣“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的消息一出,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全媒體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發現,豐田汽車已與吉利汽車就授權其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展開了深入談判,豐田將通過其在中國的混合動力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湖南科力遠新能源有限公司”,將完整的解決方案授權給吉利汽車。也許是因為項目目前還沒有最終敲定,吉利相關人士面對記者的采訪,表示不便透露更多信息。
豐田發言人日前對外表示,豐田對合作伙伴持開放態度,也適用于電氣化技術領域。與吉利就混合動力技術的合作談判就是基于這一政策,預計年底前會有進一步消息公布。該發言人說,在不遠的將來,通過進一步的談判,或將有更多中國自主品牌參與其中。
推廣現狀:專利壁壘所致!油電混動陷入困局
作為油電混動技術代表企業豐田,多年來在日本和歐美市場都有不錯銷量成績,甚至因為專利,收獲豐厚的紅利,但這種形勢隨著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飛快發展有了變化。中國車市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純電動汽車上,并通過補貼和稅收優惠大力推廣純電動汽車,讓豐田在這個最大的汽車市場初嘗挫敗感。同時,多年來過于堅固的專利壁壘,也讓豐田錯失了樹立行業標準的機遇。近年來,其他廠商另辟蹊徑,在純電、插電混動等領域有了進展,豐田為首的油電混動一下子成為新能源大潮中的一座“孤島”。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2017年豐田在中國全年銷量為130萬輛,其中銷量中大約10%是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主要是卡羅拉、雷凌、凱美瑞的油電混動車型,但市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幾個限牌城市。豐田汽車期望未來在中國大力推廣油電混合動力技術,計劃到2020年將銷售占比提高到30%以上。
本土車企:期望新能源技術多元化發展
對吉利汽車等中國本土品牌來說,在純電汽車尚未大規模普及,油電混動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記者留意到,在純電動汽車時代到來之前,吉利控股集團規劃其新能源技術的重點主要分三步走:即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最后是純電動車。吉利正計劃以混合動力路線作為突破口,并逐步實現多元化發展。
記者留意到,豐田與科力遠合資成立的混合動力電池公司位于江蘇常熟。今年8月,吉利通過換股的方式,持有科力遠11.09%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如此一來,吉利、科力遠、豐田三者在資本與技術方面,有了深入合作機會。
吉利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吉利與科力遠當前合作模式中,吉利拿出的是自身較為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及技術專利,科力遠則是為豐田配套的鎳氫動力電池和bms技術,雙方合作開發和合資建設chs深度混合動力總成系統項目。
全媒體記者從科力遠方獲悉,如今chs的合作伙伴至少已經有7家。
此前科力遠、吉利、長安、云內動力成立了“中國混動聯盟”。對于長安汽車也增資入股chs的行為,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解讀表示:“長安汽車是看到豐田混合動力的新能源路線,因此才強力跟進,注資chs公司。”
全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則表示,如今車企進行多元化布局,是更有利于在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角逐中,占領市場先機的重要舉措。
預測:
油電混動開放 或可享受電動車福利
豐田和吉利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開展的合作,是豐田全力以赴擴大市場占有率,實現目標的第一步。
·“領頭羊”示范作用
隨著“中國軍團”的加入,未來或許油電混動也將被視為重點扶持技術,與純電動技術平起平坐。當搭載了豐田混動系統的吉利車型上市,一旦得到市場的良性反饋,將會吸引更多自主品牌加入。
·多元新能源模式
油電混合動力車優勢明顯,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加油比充電方便,而且沒有里程焦慮,在價格適宜且均有補貼的情況下,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
乘聯會數據顯示,不考慮純電動車在內,2018年1~7月,全國有補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共銷售11.83萬輛,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共銷售11.6萬輛,從銷量來看基本打了個平手。因此,業內預測,一旦豐田油電混動技術開放,將與插電混動、純電動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果油電混動年內開放給國內車企,業內人士估計未來十年,油電混動將主要蠶食插電混動市場,當前純電動:插電混動:油電混動比例大約2:1:1,未來比例會變成2:1:1.5,甚至2:1:2的態勢。
·或可享受國內新能源車同等福利
當前,進入我國新能源汽車目錄的車型當中,并不包含油電混合動力。開放技術以后,未來本土制造的油電混動車型也將有望進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目錄,享受新能源汽車相關福利。
【記者觀察】
“順勢而為”
才是聰明之舉
豐田此次的技術開放是“順勢而為”的聰明之舉。從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便利度來看,相對于ev(純電動),消費者對phev(插電混動)和hev(油電混動)的接受度更高,車企都需要去布局。
油電混動由于目前沒有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因此phev車型更容易打開市場,但這并不是說phev就占盡了天時地利。拋開制造水平和技術實力不說,要知道,未來隨著大規模的補貼退坡,兩者的現金補貼都會完全取消,一旦購車激勵被拉平,競爭形勢將出現變化。
來源:21c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