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6日上午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和來自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企業競爭時,美國的建筑和采礦設備制造商經常會稱他們的取勝之道是質量:確實,美國制造的機械設備價格更高,但使用時間更久,長期看來是替消費者省了錢。
但總部位于倫敦的力拓集團對這一說法表示異議,該集團首席執行官sam walsh 表示,力拓增加了從中國和印度購買設備的力度,并發現這些國家的產品質量令人印象深刻。
他表示,其采購的項目包括重型卡車、裝船設備和承載鐵礦石的軌道車,“但有趣的是,當我們把新設備和老供應商的產品相對比,我們發現前者的質量其實更好。”
在摩根大通從事股票研究的分析師ann duignan十年來都在關注中國的設備制造商,她表示各家的質量有很大差距。她指出,對于最好的廠家,其質量提升的速度驚人。
這意味著像卡特彼勒和久益環球等西方設備制造商面臨著來自中國企業更激烈的競爭。最近幾年,這兩家企業都在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同時還力圖削減生產成本和提升實現本土化的技術水平。
久益環球尋求在中國市場出售更多采礦設備,其執行副總裁ted doheny表示,中國工程團隊設計的一些新產品將在明年創造更多增長機會。
來源:騰訊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