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19時,天津市政府突然宣布了“關于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宣布自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也就是5個小時之后,這座城市的行政區域內將實行小客車限牌、限行措施。這引發了天津市民的瘋狂“搶購”。
據新華網報道,與此前業已限牌的北京、上海不同,天津這次是雙管齊下,“控制總量”和“適當限行”雙措并舉。汽車牌照增量指標采取無償搖號和有償競價相結合的方式——這結合了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限牌令做法。跟限牌相配套,2014年3月1日開始,將對機動車限行,限行尾號與北京一致。
此外,天津市政府表示,汽車增量配額指標及配置比例,將根據小客車需求狀況和道路交通、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急需車輛在總量中調劑。企業、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新增車輛要參加搖號或競價。”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人近幾年聽到“汽車限購”的傳聞,已經類似于聽到“狼來了”的故事。
不過,2013年8月6日,天津市委、市政府發布的《美麗天津建設綱要》首次明確表示,應對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趨勢,“適時考慮”采取限購、限行等辦法,控制機動車數量過快增長。這是官方首次對車市限購措施表態,但并未確定時限。
12月以來,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的一段話,突然在很多天津人中流傳。尹海林的說法是,天津機動車保有量上升速度很快,市政府準備出臺政策,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而限購后車牌是搖號還是拍賣,“還在研究”。
事實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在7月10日的上半年汽車產銷數據會議上透露,天津、深圳、杭州、成都、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8個城市也存在實施限購政策的可能。不過,截至目前,僅有天津和石家莊明確實施限購或限行政策,其他6座城市則紛紛表態不限購或近期無限購計劃。
對于此次天津的限購行動,在昨日舉行的“改革驅動未來”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限購不應為限而限,而今年前11月的汽車銷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銷量,數據也表明限購不能限住消費者的購車剛需。
葉盛基認為,在北上廣一線城市限購之后,在應對擁堵和霧霾等問題時,其他城市不應為了限制而限制。今年前11月的銷量已達1986萬輛,超過去年全年銷量總和,今年全年的銷量預期將接近2200萬輛,數據證實,限購并不能限制住消費者對購車的需求和熱情。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速度放緩,已經進入穩步發展的局面,未來還將呈現上揚趨勢。
另據了解,國內目前涉及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多達120余家,而整車上市公司便有23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分析指出,一旦這些城市實施限購,當地汽車銷量將減少40萬輛左右,下降25%左右,將嚴重影響中國品牌汽車的發展。
來源:中國經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