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裝備國產化對于我國的軸承鑄造產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軸承鑄造行業將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指定行業的發展計劃,雙管齊下,以項目和出口拉動國內模具業的發展。
模具專家羅百輝表示,在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軸承鑄造行業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軸承鑄造行業在傳統市場穩部前進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甚至是過去被忽略的邊緣市場也得到了開發。
根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高鐵將迎來建設高峰,2011年全國鐵路計劃基建投資7000億元人民幣,為整個高鐵設備制造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到2012年我國將建成42條高鐵客運專線,總里程將超過1.3萬公里,這對動車組將形成800列的新增需求,到2020年我國高速鐵路里程將達1.8萬公里,為我國高鐵軸承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三年我國高鐵軸承市場將超過20億元。調查發現,作為高鐵基礎零配件的高速列車軸承領域,卻是瑞典skf、德國fag、日本ntn等國際巨頭在牢牢占據著中國的市場。
軸承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關鍵零部件,目前轎車、高鐵、風電、精密機床主軸配套軸承等高端軸承一直是中國軸承行業的軟肋,長期依靠進口。由于我國軸承工業發展跟不上,強力拉動了軸承的進口。如在高速鐵路的大發展中,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用軸承全部為進口,國內目前能滿足只是160公里左右的機車軸承。
盡管國內已經是部分企業可以制造出時速200公里級別的動車軸承,但對于更多的采購部門來說還是較為依賴進口。這讓我國的高端軸承業發展較為艱難,還需要不斷努力。
來源:華夏模具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