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工業領域亟待“光盤行動”
本報訊 大量機械裝備長期“吃不飽”低效運行,大批設備使用壽命過短即進入淘汰期,我國工業領域浪費之大,甚于生活領域。對此,一些院士專家近日呼吁,應通過發展再制造產業,發起一場工業領域的“光盤行動”,減少能耗浪費,把現有資源“吃干榨盡”。
我國制造業總量居世界第一,鋼產量占世界一半,有的產能已過剩。我國乙烯和煉油居全球第二位,但是中國煉化行業近萬億元資產處虧損狀態。
除了效益不高、產能過剩以外,當前,我國工業制造業中還隱含嚴重浪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金吉指出,我國在交通運輸中每年因為超載超限造成的損失超過300億元,也就是“小馬拉大車”帶來的風險;然而在我國工業制造業領域,存在巨大而普遍的“大馬拉小車”現象,與實際工藝流程所需并不匹配的設備配置,不僅浪費了能耗,更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他舉例,我國高耗能動力裝備,尤其在石化、冶金等行業,機組能耗占工業總能耗15%以上,僅煉化行業在役機組達到9700臺,未來10年需求1萬余臺,“管住這些設備的安全、能耗、排放至關重要。”
針對目前我國工業制造業領域大量存在的能源過度消耗、資源產能浪費、污染排放嚴重的情況,不少院士專家呼吁,在重化工業領域,應該加快推進類似于中央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光盤行動”,把資源、能耗都花在“刀刃上”,減少浪費和排放,更要把現有資源“吃干榨盡”,大幅提高效率,降低重復投入。而這個工業制造業領域的“光盤行動”,核心就是加快推進當前全球關注的再制造產業?!爱斍拔覈I制造業領域,在役設備如何延長使用壽命,報廢設備如何再利用,已成為重大挑戰?!惫I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裝甲兵工程學院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濱士指出,目前從全球來看,再制造是節約資源和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可顯著降低碳排放。(陸文軍)
來源:中國礦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