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中國車市增長迅速,德國汽車工業協會12月3日發布年終全球汽車市場評估數據稱,2013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將突破1600萬輛,首次成為全球最大乘用車市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馬蒂亞斯·維斯曼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預計,全球乘用車銷售量今年將增長5%至7220萬輛,明年則將繼續增長3%,中國市場銷量將維持全球首位。
數據勝過雄辯,具體的銷售數據是:今年11月份,全國廣義乘用車產量為176.74萬輛,較10月份的157萬輛環比增長12.6%,同比增長23.6%;11月份廣義乘用車銷量為163.14萬輛,較10月份的151.6萬輛環比增長7.6%,同比增長14.9%。今年1-11月份的累積產量為1621.1萬輛,累計銷量為1537萬輛。
雖然中國車市的剛性需求量巨大,但是相對來說,由于生產工廠所處地域的不同,中國車市存在著南北分化。即:北方市場以大眾、現代為代表,他們的車型在北方的銷售非常搶手;而南方市場則是日系車、通用的大本營。這樣一來,南北方的車企就存在著滲透與反滲透之間的斗爭,特別是今年以來,南北大眾與通用激烈奪頭把交椅。所以南方市場也就成了大眾的必爭之地。
前段時間,一汽-大眾佛山第四工廠建成投產,這是大眾汽車在南方的重要一局,也是其要“打”入南方市場的戰略轉折點。該工廠投產的車型就是12月10日剛剛上市的高爾夫7,未來佛山四廠還會投產奧迪a3等車型,據介紹,該工廠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0萬輛,這個數量級是不小的。
從生產技術的角度去看,一汽-大眾佛山四廠是參照德國大眾最完善的工廠建設標準和最合理的完美工廠建設原則投資興建的,在工藝水平、生產管理以及節能環保等各個方面均走在行業最前列。在整車生產的四大核心工藝(沖壓、焊裝、涂裝、總裝)方面,是全國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基地。綠色環保方面,采用太陽能路燈照明,實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零排放,成為國內唯一獲得“綠色工業建筑三星級設計標識證書”的生產基地。
那么一汽-大眾為什么要在南方生產高爾夫7呢?這是因為,高爾夫7是大眾汽車最具影響力的車型,而南方市場的汽車消費觀念相對成熟,人們對兩廂車的認識也更為理性。所以一汽-大眾不僅讓高爾夫7在廣東佛山生產,還在廣東廣州上市,以高爾夫7作為南方市場的攪局者,一舉進入南方市場。
這兩年來,一汽-大眾就一直在利用一切機會走向南方,不僅高爾夫7在廣州上市,前幾款換代的新車,新寶來、新捷達等都在廈門、深圳上市,這些都是一汽-大眾擴大在南方的影響力,并逐步進入南方市場的營銷戰略。
南方一直以來都是日系車的大本營,不僅廣汽豐田(微博)和廣汽本田都在廣州,而且南方消費者對車的認識也更愿意接受日系車的造車理念,就拿去年因中日領土爭端問題而導致的反日系車活動來說,一位豐田的高管對南方消費者的描述是:“這就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一樣。通過將重心轉向對豐田和雷克薩斯態度(相對)良好的華南,投入同樣多的錢,我們能獲得更多的收益。”華南地區的消費者常常在消費上效仿香港,而后者長期青睞日本品牌和產品。所以今年以來,日系車復蘇的戰略方針就是先南后北,本田汽車表示,現在中國南方的銷售量已經恢復到了去年9月反日游行前的水平,所以現在本田及其經銷商正在調整在華的戰略布局,將營銷重點轉移到反日情緒并不高的中國華南地區。
多年來,日系車在南方占據著非常大的市場份額,比如在廣州市,僅日產就占有高達12.09%的市場占有率。所以像一汽-大眾這樣的北方車企,要想徹底進入南方車市,絕對不是僅僅在南方建廠、把新車上市的活動定在南方那樣簡單,大眾很多的造車理念也要讓南方消費者逐漸認知,這才是向南方市場滲透的關鍵。
不過,隨著北方車企進軍南方市場腳步的加快,日系車企也開始了向北方市場的滲透,本田汽車已經決定將山東作為開拓北方市場的重要省份,現在山東省的日系車銷售量已經接近廣東省,因此,現在日系車也在想盡一切辦法“打回北方去”。
筆者相信,在未來,中國南北車市的相互爭奪還會繼續,特別是在地方保護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下,南北車市戰爭的相互滲透也會更加激烈。但是競爭力才是推動車市發展的唯一動力,對于消費者來說,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才能獲得更多的實惠,所以我們歡迎車企們為了爭奪消費者而相互斗爭。
來源:騰訊汽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