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正在用護眼儀進行治療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林暉
彩色絲帶幫助學生注意寫字、看書的姿勢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林暉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武玉姍) 建立愛眼工作室、為學生配發坐姿矯正器、改善教室照明設備、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長學生運動時間……記者今日從朝陽區實驗小學獲悉,從2010年開始,學校將學生視力健康放在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八年來,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從55.03%下降到了43.80%
記者了解到,2010年,朝陽區實驗小學就率先啟動了學生視力防控及干預工作。經過與專家及護眼儀器專家的多方咨詢、商討、考察,2011年學校以“愛眼護目,共享健康”為主題,成立了愛眼工作室,購置了40臺近視防治儀。并選取了視力易下降的三年級的邊緣視力和視力不良的學生到愛眼室進行眼護理,每天保證30分鐘的物理護眼治療,有專業的老師進行輔導,每個月進行視力監測。1個月后,29人治療、58只眼睛有39只眼提升、15只保持不變,總有效率占93.1%。
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介紹,目前,學校已經建成了兩個愛眼工作室,并在圖書館也放置了護眼儀,學校共有護眼儀器400臺,使得學校1/3的學生都會享受到護眼儀的治療。同時,學校還開設了護眼課,讓學生有了專門的護眼時間。寒暑假假期里,學校還將護眼儀借給學生在家中繼續進行護眼。
今天上午記者在一間愛眼工作室里看到,桌子周圍坐滿了正在用護眼儀進行治療的孩子們,現場有專業的老師進行輔導。據介紹,學校每個月還會對孩子們進行視力檢測。“用完感覺眼睛舒服了一些。”一名學生說。
在另一間教室,記者看到,學生們將絲帶跨到脖子上與手腕連接,共有紅、綠、黃三種顏色。據介紹,為了能讓學生們時刻注意寫字、看書的姿勢,學校將彩色的絲帶引入了課堂,絲帶長度為一尺。視力好的同學佩戴綠絲帶,視力較好的使用黃絲帶引起警示,視力欠佳的同學則要佩戴紅絲帶。
“我們坐姿正確絲帶才會直。”一名同學告訴記者。
此外,朝陽區實驗小學還為學生購置了坐姿矯正器,并把它安裝在書桌上。記者看到,坐姿矯正器分為粉色和藍色,當學生寫字時,可以通過坐姿矯正器,來矯正自己書寫時不正確的姿勢,從而達到護眼工作。同時,學校還為一年級的新生購置了握筆器,通過使用握筆器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以避免因為握筆姿勢不正確造成視力下降。
在教室照明方面,學校更換了智能led護眼燈和護眼黑板燈,不僅使得教室的光照度充足,均勻度優異,同時眩光最小化,無直接光線射入學生的眼睛,無頻閃,無藍光危害,為學生提供了健康、舒適、綠色的教室光環境。
陳立華校長介紹,課間時間到操場運動、遠眺也有助于緩解視力疲勞。對此,從2011年2月開始,學校在上午增加了40分鐘的體育大課間,開展各種身體素質訓練。目前,學生們每天體育活動時間從國家規定的60分鐘,延長到了105分鐘。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來源:法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