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風電前期開發階段必須依托有實力的伙伴‘五找’結合,是獲得最優lcoe的前提。”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副總工程師馬文勇在日前召開的“2018年分散式風電研討會”上如此說道。馬文勇所說的“五找”指的是找網、找風、找地、找解決方案、找資金。
“五找”是分散式風電前期規劃的五大要素,要想做好“五找”,關鍵在找好合作伙伴。上海電氣是一家大型綜合性裝備制造集團,有著國企的責任與擔當,其一站式分散式風電整體解決方案不僅可以搞定前期這些難題,還覆蓋建設、運營、改造、退役全生命周期。
整體解決方案覆蓋分散式項目全生命周期
·“網、風、地、資金”是項目開展的前提
能源局文件規定,分散式風電應接入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且110千伏電壓等級只能有1個并網點,這決定了分散式項目的規劃應首先考慮電網的接納。所以,在馬文勇看來,找網是項目開展的前提。
馬文勇指出,要獲得并網資源,企業應通過當地電網部門取得地理接線圖,依據同級電網接入系統最低負荷(部分省份執行平均負荷)確定項目具體容量;同時應調研目標變電站是否已有分布式光伏接入或其他項目相關工作開展在先。
分、散、小是分散式風電獨有的特點,其造成常規立塔測風模式不適合所有分散式項目。有數據顯示,風速偏差0.1m/s, 發電量偏差約3%——4%;發電量變化5%,資本金收益率變化約2.5%。對此據馬文勇介紹,上海電氣提供的測風方案,可通過宏觀中尺度數據、臨近風電場數據、區域氣象站數據、激光雷達短期測風數據,四種數據結合確定風資源情況,精準性達業內領先水平。
上海電氣智能化選址方案,可在微觀選址過程通過將地理接線圖、地形圖、風資源圖譜、生態保護紅線圖“四圖”疊加,并規避如基本農田、采礦區域、生態紅線等開發風險。確定土地資源后,可采用以租代征、租用費用入股等方案取得土地資源。
為解決融資難題,上海電氣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包括融資租賃、貸款、資金參股等方式。此外為充分發揮一體化設計方案的周到,上海電氣還可提供epc、交鑰匙等服務模式。
·解決方案是項目規劃和設計的核心
馬文勇指出,“五找”中的“解決方案”是在確認網和風的基礎之上,以“機為核心、以場為載體,以環為理念”的全要素整合,即上海電氣整體解決方案。
首先,上海電氣依托于2.x、3.x成熟產品平臺,為分散式開發提供多種定制化機型方案,并針對不同資源條件匹配最佳功率和葉輪。同時,基于每年數百個微選項目的選址、布機經驗,上海電氣在精細化微觀選址、道路線路設計、運輸吊裝設計以及場控技術等方面可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最優配置與選擇。
“一站式服務”,做好最優lcoe設計
前面提到,依托強大的合作方做好“五找”可以說做好了分散式項目的整體規劃和設計。那么,依托“整體化解決方案”,上海電氣所提供的涵蓋項目建設、運營、改造、退役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則是獲得最優lcoe的支撐。
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更為顯性的表述項目收益構成
* 圖片來源于“2018年分散式風電研討會”馬文勇的演講
·開工建設階段保工期,保質量、保費用
馬文勇表示,項目開工建設期可分為6個階段:施工方案、現場物流、現場倉儲、吊裝安裝、測試并網、投入使用。
由于分散式項目多受場地限制,運輸倉儲及施工作業需充分考慮場地條件,因此小平臺作業至關重要。對此,上海電氣應用海上集成化箱變模塊,形成分散式transformer unit模組,既節約機組占地,又能降低設備故障率。基于小平臺施工方案與單葉片吊裝技術,能有效減少作業面積。
同時,項目建設周期與項目收益關系密切,上海電氣風云mro工單管理模塊涵蓋人員調配管理、物資調撥、倉儲管理服務。在吊裝與安裝方面,機艙整體吊與傳動鏈分體吊結合;完善出廠前聯調,現場組裝后快速并網,有效保證工期。
·運營階段提供發電量保障
在風電裝機體量不斷擴大的今天,最優lcoe指標的實現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對風電場的運營管理的優化與成本降低。
馬文勇指出,在項目完工后運營階段,一站式服務的關注點則會相應地側重于資產管理、故障排查、風場改造等一系列可以提升發電量的舉措上。
基于風云系統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服務模塊,上海電氣為業主提供分散式風電場群的集中監控、風電資產管理、人員管理、風電生產支持等核心服務,結合區域化運維,從而實現風機的智能診斷、故障預判、智慧運維以及少人值班、無人值守模式。
同時,部分已投運的風場由于技術突破或評估差異等原因會產生技術改造需求,對此馬文勇表示,上海電氣對此也作出詳盡周到的方案,如針對已建成項目進行控制策略升級,以增功降載;搭載scada升級以達到最新功能的軟件應用。除此之外,針對葉片的延長或增設啟動附件改造也可達到升功降噪功效;在變流器改造、變槳系統改造、主控硬件改造方面,集團均有相對應的全方位解決方案與服務。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