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發改委召開了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總結了今年的發展改革工作,并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任務。統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擴大對外開放、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將成為新一年的工作重點。
昨日,四川省發改委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四川gdp過千億的城市有望進一步擴容,從9個增加至12個。
四川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接受采訪時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不以gdp論英雄,并不表示放棄了gdp的增長,而要有質量有效益的gdp。
作為首位城市,成都經濟區經濟總量占到了全省的一半左右。下一步成都發展應立足產業轉型,將更多的資金、資源用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業發展。
土地
發達城郊農村探索土地承包、抵押
目前全省有95個縣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試點,組建市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3個,縣級平臺36個。明年將繼續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步伐,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推動具備條件的市(州)、縣(市、區)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昨日,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城鄉統籌下一步推進將根據中央頂層設計進行相應的規劃。
目前初步的設想是選擇具備條件的部分縣(市、區)穩慎推進農民住房等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因此,下一步將首先對城邊經濟發達的地區探索土地承包、抵押。“在城里既有住處,又有固定職業。最有可能突破的是城郊地帶的經濟發達地區。”
城市群
三大新興增長極天府新區川南川東北
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完善區域發展規劃和差異化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發展,集中力量建設天府新區、川南、川東北“三大新興增長極”,保持各地競相發展態勢。
省發改委地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地方人口密度大,經濟基礎好,發展“三大新興增長極”,可以充分發揮經濟的集聚效應,形成對周邊城市形成輻射帶動。“省委省政府提出多點多極發展戰略,并不意味著可以同步發展,必須要集中精力使一些地方先走一步。”
目前,我省正在落實國家層面支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實驗區政策實驗。并積極爭取國家制定原川陜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支持。
“川南城市群的四個城市,瀘州、宜賓、內江、自貢gdp都已突破千億,四城市加起來經濟總量達到4100多億。”該負責人說,按照規劃,未來將其發展為多中心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的發展規劃,正在編制完善當中。
增長
進一步優化結構要有質量有效益的gdp
“不以簡單的gdp增長率論英雄,但并不表示我們就放棄了gdp的增長。”唐利民表示,不放棄gdp的增長,而要有質量有效益的gdp。gdp的調速換擋是為了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競爭力而留的空間,是主動作為的結果。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產業效能。留出適當空間以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有意淘汰落后產能,加大現有傳統產業的改造,培養更多的技術含量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讓四川能成長一批有科技含量,產品競爭力比較強的中小企業。
千億俱樂部將增資陽內江自貢
昨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工作會議上透露了另外一組數據,四川今年預計將新增資陽、內江、自貢三個gdp過千億的市,四川“千億俱樂部”總數至此將達12個。
屆時,四川省21個市州中,有12個市州gdp超過千億元,總數超過一半。發展思路/絲綢之路經濟帶下先手棋主動作為
無論是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還是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被寫入發展議程當中。
唐利民認為,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帶來很大發展機遇,最重要的是“下先手棋,主動作為”。“首先分析絲綢之路沿線32個國家與我國的市場、特點與需求,實現優勢互補。要做到提前謀劃,深度研究。把謀劃成熟的東西融入到國家戰略,這樣才能體現四川省在絲綢之路,長江黃金水道開發的過程中需要發揮的積極作用。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就四川如何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做了調研分析。待國家戰略構想出臺之后,再進一步細化方案。城市定位/首位城市成都制造業轉移周邊
今年四川省將有12個市州gdp破千億,在幾大增長極中,成都經濟區占整個gdp總量的50%以上。
成都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唐利民認為,成都不能局限于四川盆地,要和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和地區比肩,把自己放在國家與世界的格局中。
首先要搞產業轉移,把一般性的制造業向周邊城市轉移。或者徹底放棄,轉給別人。從而騰挪出大量的資金、人員,用于研發、創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高科技的行業。唐利民認為,附加值更高,競爭力更強的產業才是成都的重點。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