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今年4月份熱播劇《南方有喬木》作為國內首部以為背景的,劇中無人機可謂貫穿始終,不僅運用到了拍攝過程中,劇情中也會有無人機新型研發觀念,讓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也更加關注到無人機行業。而在我國無人機市場早已風生水起,應用到了很多的領域。今年4月,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會上,京東宣布將以無人機農林植保服務為切入,整合京東集團、、生鮮、等能力,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與地方政府、農業上下游龍頭企業、農業領域專家等共同合作,構建開放、共生、共贏的農業合作平臺。來自國家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地方政府和機構代表,國內農業領域專家,農業科技企業代表共同見證了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的正式啟動。
隨著無人機的發展,無人機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其規模在不斷擴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無人機市行業場前景及機會研究》顯示: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逐步成熟,民用無人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據統計,2017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銷售規模近80億元。隨著無人機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無人機市場需求逐漸提升,預計有望在2018年突破100億元大關,市場規模達到134億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技術資源產業立體賦能,打造獨特的“京東模式”
據了解,京東無人機對農業開放賦能并成立智慧農業共同體,是以科技方式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京東希望通過建立產學研融合的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增強科技對打造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的服務能力,推動農產品質量管控和品牌建立。
京東無人機項目啟動于2015年12月,經歷兩年多的發展,不僅在物流配送方面成為國家級試點企業,在邊遠地區農產品運輸、特色農產品上行通道打造、精準扶貧方面也進行了諸多嘗試。2017年,京東無人機向農林種植戶伸出援手,面對遼寧葫蘆島興城市突發的大面積蟲災,京東飛防聯盟緊急調動20架無人植保機進行藥物噴灑作業,高效迅速地迅速幫農民挽回損失,顯示出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
京東無人機產業開放賦能,帶來的遠不止是飛機。目前,行業標準缺乏、配套服務不足是制約植保無人機應用發展的一大瓶頸。基于此,京東將整合植保無人機廠商、飛防服務專業組織、飛防服務藥劑和解決方案提供方、監管部門、專家學者等,依托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平臺,一方面統籌農林植保上下游各方供需,實現資源統一協調,另一方面探討和建立一套精準、科學、高效的無人機植保行業標準和體系,引導助推全行業規范發展。
2017年,京東集團正式確立了“無界”戰略宏圖和“積木賦能”的未來,通過開放、共生、互生、再生的理念開展產業布局。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平臺,同樣是京東在農業領域實現“積木賦能”的全新實踐,京東將為共同體成員提供全產業鏈服務,通過構建開放、共生、共贏的價值體系,推動農業發展的轉型升級。
來源:中商情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