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水稻收割繁忙時期,四川、重慶、湖北等地水稻機收如火如荼。目前部分地區收割任務已接近尾聲,整體將于9月底、10月初完成收割任務。今年“三秋”,各地農機局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機具投入充足,組織調度有序,政策支持給力,機械化水平整體又上一個臺階,為秋糧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期,四川南充市儀隴縣水稻已進入集中收割期,縣農牧業局立足于早謀劃、早準備、早行動,扎實做好機收作業工作,確保水稻顆粒歸倉。
從7月上旬開始,儀隴農牧業局局把水稻機收作為解決秋收本地村民勞力需求矛盾、節省收割成本、縮短收割時間的一項惠民實事來抓,協調鑫東弘公司提前調配沃得聯合收割機50余臺,組織協調好水稻機收隊伍組織本地水稻聯合收割機40余臺,并通過農業農村部跨區作業信息平臺引進河南、安徽、江蘇等省的跨區作業水稻聯合收割機160余臺幫助農戶搶收已經成熟的水稻。
為強化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縣農機監理站積極開展水稻聯合收割機安全檢查,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每一臺聯合收割機及其操作人員都進行了仔細的檢查,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警示教育,督促其經常檢查農機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堅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截至8月底,儀隴縣水稻收割近90%,機收率達90%以上。在搶收的同時,儀隴縣農機推廣部門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推廣水稻秸稈埋茬還田整地設備,力求幫助農戶們解決秸稈問題,全縣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
重慶酉陽縣:掀起水稻機械化收割作業熱潮
重慶酉陽地處武陵山區,大部地區屬中高海拔,水稻成熟相對較晚。目前,全縣水稻已陸續進入收割期,跨區機收的多個服務組織進入我縣水稻主產區,一臺臺大中型水稻聯合收割機穿梭在廣袤的田野,掀起了酉陽水稻機收的熱潮。為維護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良好秩序,預防農機安全事故,真正做到糧食“顆粒歸倉”,近段時間,縣農委組織農機推廣技術人員每天在機收作業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安全檢查,大力宣傳機械化秸稈還田等綠色農機化應用技術。
放眼機收現場,農機手們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于,隨著收割機發出的陣陣轟鳴,一行行水稻被切割卷入脫粒倉,脫粒后直接裝袋一氣呵成,其效率之高讓老百姓贊不絕口:“原先收割一畝水稻要一天時間,并且還請不到勞力,現在用機械化收割,一畝僅需十來分鐘,每畝作業費才120元,既省時又省力、既高效又節約成本,我們都很喜歡機收模式。”據統計,今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27萬畝,預計開展水稻機收作業面積10萬余畝,目前已完成3萬余畝的收割任務,機收工作將于10月全面完成。
來源: 當代農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