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13日,由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主辦、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設施農業分會和山東農業大學共同承辦的2018年中國設施農業產業大會暨全國設施農業綠色機械化技術培訓班山東省泰安市召開,全國各地農機推廣部門、科研院所以及設施農業裝備、資材生產企業代表共余人參加此次大會。省站派出技術人員參加了技術培訓和大會相關活動。聽取有關專家所作的國際、國內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形勢分析,以及發達國家設施農業技術裝備應用情況和國內相關技術裝備研究情況等專題報告。
從會上獲悉,近兩年我國設施農業面積不斷增加,尤其連棟溫室面積呈現連續增長態勢,設施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設施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及服務體系落后,裝備自動化、信息化等水平還很低。考慮到設施農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以及農機購置補貼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等因素,從2018年開始農機購置補貼在保障大田作物補貼的基礎上,開始向設施農業補貼傾斜,農業農村部將設施農業大棚骨架正式納入農財兩部補貼范圍。預計在2020年以后,設施農業有望迎來大規模補貼。
與此同時,省站技術人員還了解到,近兩年中國農業大學專家技術團隊開展了日光溫室設施農機-農藝融合研究,為了便于機械化生產作業,他們將單棟溫室南北向種植改變為東西向種植,研究結果發現單位面積產量并沒有明顯差異。眾所周知,單棟溫室南北向跨度小,是制約機械化生產的重要因素。這一研究結論的發現,對溫室大棚實現機械化生產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可能將改變我們傳統種植觀念和種植模式,推動設施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
來源:山西省推廣總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