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中聯重科(行情股吧買賣點)與重慶璧山縣簽訂建設項目協議,公司農機產業園將落戶璧山工業園區,這是中聯重科全球化配置的一個重要舉措,同時也標志著中聯重科農業機械(行情專區)板塊邁出了第一步。作為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中聯重科擁有的品牌、技術和產業優勢,將有助于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簽約儀式上,中聯重科董事長兼ceo詹純新表示,“璧山工業園是中聯重科的第一個農業機械工業園區,將為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和提質轉型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他還指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定的重要精神。中聯重科將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依托重慶獨特的區位優勢,將農業機械打造成中聯重科新的亮點。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產業板塊,為中聯重科持續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中聯重科農機事業部總經理李江濤表示,璧山園區將是中聯重科農機板塊最重要的基地。未來在璧山將打造出以中聯重科為龍頭的規模超百億的農業裝備產業集群。
農業機械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作為世界最大的農機消費國,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市場規模從2003年的僅700億元,10年間增長5.5倍,至2013年達到3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7%,預計2018年將突破5000億元。中國農業機械化率也正處于快速提升階段,從2003年的32.5%增長至2013年的60%,以平均每年3個百分點的絕對增長速度在增長。
以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為代表的國際農機巨頭看好這一趨勢,已紛紛在中國設廠或成立合資公司,并在某些細分領域(如拖拉機)占領了高端市場。
然而在我國的農機構成中,高技術含量農機比例很低,農機高端產品基本依賴進口。同時,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分布差異性較大,西南地區綜合(行情專區)機械化水平不足20%,適合丘陵地區的農業機械如微耕機、旋耕機等需求旺盛,中聯重科此時進入農機領域,正是抓住了這樣一個契機。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規模化程度提高,現代農機裝備也將向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更加注重從產前到產后的全產業鏈機械化水平提高。企業必須依靠產品和技術創新,才能保證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李江濤表示,相比于其他企業,中聯重科在裝備制造業有20余年的歷史,在研發、制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快速切入農機產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同時具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和并購整合經驗,可以通過整合全球高端資源,為農機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此外,中聯重科目前擁有覆蓋全球的營銷和售后網絡,可以為農機產業的營銷和售后服務提供有效保障。重慶市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和全國農業機械化綜合示范基地試驗區,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示范效應,這也是中聯重科農機產業園落戶于此的重要原因。
李江濤表示,中聯重科農機產業園建成后,依托重慶市的示范效應,必將向西部地區乃至長江上游地區的省份輻射,對快速提升中聯重科農機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全國市場占有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未來,依托重慶的農業現代化布局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璧山將形成以中聯重科為龍頭的產值超百億的農業裝備產業集群,從而成為未來中國農業裝備產業格局中重要的一極。
來源:東方財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